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光遠:宏觀政策切勿隨意搖擺

http://www.CRNTT.com   2011-11-02 10:04:05  


住建部對"限購"的罕見的自我批評,被解讀為房地產調控的再次放鬆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訊/“在中國目前的公共政策博弈的真正生態下,在抑制通脹,加大對房地產調控的關鍵和特別敏感時期,在公共政策容易受到利益集團的干擾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對宏觀政策的‘新的表述’,的確容易引發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間和焦慮。”經濟學博士馬光遠近日在《南方都市報》撰文“宏觀政策切勿隨意搖擺”,全文如下: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局:繼提出要對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合理增長”之後,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全國人大最新的常委會議上面對全國人大常委的質詢,“在住房信息完善的情況下,將取消住房限購”的表態,更是被潘石屹等開發商解讀為房地產即將鬆綁的“驚天利好”。

  由於信息的不透明,不斷傳出的這種政策變化的信號被不同的人給予了種種不同的解讀。客觀而言,任何宏觀經濟政策,都應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進行及時的調整,該鬆就鬆,該緊則緊,無論是決策層,還是學界,對此並無太大的異議。然而,在中國目前的公共政策博弈的真正生態下,在抑制通脹,加大對房地產調控的關鍵和特別敏感時期,在公共政策容易受到利益集團的干擾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對宏觀政策的“新的表述”,的確容易引發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間和焦慮。

  在對政策突然的變調各種猜測滿天飛的情況下,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今後經濟工作的定調似乎可以解讀為對外界“釋疑”:這次會議提出的今後的重點工作有幾點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一是儘管仍然強調要繼續採取措施穩定物價總水平,但今年第一次沒有把“穩定物價總水平”列為首要任務。其二,提出“要敏銳、準確地把握經濟走勢出現的趨勢性變化,更加注重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特別強調“信貸政策要與產業政策更好地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有保有壓。保證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要,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包括鐵路在內的一些在建工程因缺錢而停工的傳言得到了證實。三是,對於房價問題,仍然強調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產調控,並且首次用“促進房價合理調整”等更加明確的表述取代了以前的“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政策的及時解讀是必要的,如果沒有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大多的人認為,所謂“微調”和“保持信貸量”的合理增長事實上意味著緊縮的貨幣政策宣告退出,信貸的龍頭再次悄然放開。而住建部對“限購”的罕見的自我批評,則更是被解讀為房地產調控的再次放鬆。而考察多年來政策變局的“表述藝術”,不能說這樣的解讀是誇大其詞。

  儘管國務院常務會議披露了一部分信息,有助於對未來政策變化的正確把握。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在目前關鍵時期,在通脹的形勢依舊嚴峻,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一些地方房價依舊開始微跌的情況下,宏觀政策突然轉向,的確有點匪夷所思。筆者認為,除非:第一,通脹真正被抑制;第二,房地產調控目標已經達到;第三,歐債危機會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第四,放鬆調控政策會救活中小企業。也就是說,如果通脹真的緩解,房地產調控告捷,放鬆貨幣之後,錢可以流到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則毫無疑問,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微調不僅必要,而且也不會擔心政策被“唱歪”。否則,很難解釋也很難理解宏觀政策調整的必要,除了給人留下宏觀政策被利益集團左右,容易變臉和輕浮的影響,損害政策的嚴肅性之外,又有何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