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中國救援歐元區宜採取謹慎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1-11-28 09:51:57  


 
  中國首先應考慮到,中國擴大與歐洲貿易和投資將為歐洲國家帶去信心。目前歐洲的危機的根源是信心的危機,世界對於希臘等周邊國家已經失去信心,而這些國家在過去十年的虛假繁榮已經不能夠繼續依賴借債維系。中國能夠有所作為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擴大貿易額幫助這些國家提升競爭力和擴大就業,第二擴大與德國等歐元區內發達國家貿易和投資,讓德國等國家有更多餘力和信心幫助周邊國家改善財政狀況和健全經濟結構。

  再而應考慮的是,中國本身需要通過加強同歐洲經濟關系來促使自身經濟升級。中國產業要升級,要在產業鏈上的定位有升級就要求中國獲得更多的品牌,營銷,技術。出口企業也要讓他們更多地同終端顧客有緊密關系,這些都需要中國企業向歐洲走出去。2010年,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達到68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02%,也顯示了中國對於產業升級中對於歐洲的需要。另外,歐洲的技術也是中國急需的,例如節能,智能輸電等。

  同樣不應忽略的第三點是,中國向歐洲走出的戰略有利於促動美國對中國更加開放。美國對於中國企業的投資似乎並不歡迎,而歐洲在這方面相對比較友好。中國資金流入歐洲,為當地經濟複興和擴大就業做出貢獻的示範效應有助於促動美國在高技術和對美投資方面放寬限制。

  可喜的是,中國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歐洲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溫家寶總理在訪歐時候將德國定位為“非常重要的戰略夥伴”就是明證。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中國在歐洲的經濟存在還很小,例如德國對華投資超過200億美元,但中國對德投資僅6000萬美元,這些都需要中國有意識,有系統地推進。

  作者是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