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宏觀調控不能解決經濟結構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1-12-24 09:14:14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訊/經濟結構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這一問題擺在突出的位置上。在今年的這次會議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被列為明年主要任務之一,對於這一問題的解決,除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要與之直接掛鈎外,還專門性地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包括“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和“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四個方面。《時代周報》發表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朱海就文章表示,經濟結構如確有問題,當然需要解決,但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須先弄清楚什麼是經濟結構問題,或者說經濟結構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進而才能探討究竟什麼樣的手段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文章如下:

  什麼是真正的“經濟結構”問題

  經濟結構本來不是“問題”,正是人為地幹預經濟,才使經濟結構成為問題。在任何一個經濟體中,各種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都是由不同的階段構成的,這些不同的生產階段構成生產結構,它是經濟結構的主要構成。正常的生產結構與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一致,生產結構可能超前於消費者的需求,也可能滯後於消費者的需求,因此社會會有短期的浪費等現象出現,但不會很嚴重,一些失衡是正常的,並稱之為“問題”。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經濟結構會成為“問題”呢?我們認為當結構的自發調整受到阻礙的時候,經濟結構就扭曲了,也就成為問題了。這就是說,經濟結構的問題,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在現代社會中,經濟結構扭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幹預導致的信貸擴張,信貸擴張向企業家傳遞了錯誤的信號,使企業家在一些本來無利可圖的項目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其結果是部分產品因企業家的錯誤投資而嚴重過剩。如政府為了刺激經濟,也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那麼經濟結構扭曲的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

  我們當前所面臨的主要的經濟結構問題,它的直接原因正是政府幹預。2008年為應對次貸危機而實施的寬鬆的信貸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得流通中的貨幣泛濫,物價飛漲。信貸擴張導致的價格上漲和需求增加導致的價格上漲完全不同,它產生的利潤機會完全是虛假的,它誘惑企業家將資源配置到錯誤領域,一個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領域,根據我們的定義,這就意味著經濟結構的扭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