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012年中國經濟展望:挑戰、風險和軟著陸

http://www.CRNTT.com   2012-01-19 11:01:50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學者黃朝翰、黃彥傑的評論文章“2012年中國經濟展望:挑戰、風險和軟著陸”,文章認為,2012年的中國經濟的挑戰和風險雖然很多,但“軟著陸”還是最可能出現的結果。無論是還是通脹、房地產、地方負債還是人民幣匯率,其實都源於長期、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它們即不會在突然間上升成危機,也不會朝夕間得到解決。

回顧2011年的中國經濟

  儘管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從2010年的10.3%跌至9.3%,年均通脹率從3.3%上升到5.3% (高於政府4%的初始目標),整個經濟全年的表現可以說還是不錯的。

  2011年中國經濟可以說是高開低收。年初,出口的擴張和國內消費的增長,給予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使得上半年經濟增長一舉達到9.4%。但增長同時也刺激了持續的通脹。到了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甚至一度達到了6.5%。儘管央行上半年連續六次調高法定準備率,高通脹還是如期而至。更糟糕的,房地產投機在進一步加劇,刺激通脹上升。事實上,通脹和房地產投機不僅僅是如影隨形,而且還是相輔相成的。這正是西方媒體的“中國泡沫論”喧囂而上的時候。這種情況自然引起了政府的擔心。第三季度經濟政策的目標,除了繼續抑制通脹,也包括防止房地產市場過熱。

  政府反投機政策涉及面非常可觀,既包括禁止限制多處房產(35個主要城市)、徵收房產稅(上海與重慶),也包括對按揭貸款做出限制。即便如此,房地產投機者還是堅持到了2011年第三季度,才在嚴峻的政策壓力下繳械投降。這時中央政府在李克強副總理的直接指導下,在反投機政策之外,還嚴格執行了旨在“擠壓”開發商的嚴格貸款與信用限制。隨著政府宣布興建1000萬套廉價住房,大部分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的房價都開始暴跌。在取得初步成果後,政府還宣布不會放鬆房價調控的政策導向。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旨在抑制通脹和房地產投機的政策是如此有效,到後來竟開始抑制經濟增長——2011年第三季度增長率放緩到9.1%。隨著房價下跌和增速放緩,許多專家於是又開始預計中國會“硬著陸” 。雖然這一提法隨處可見,但事實上,經濟學界對“軟著陸”或是“硬著陸”,卻還遠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兩個詞雖然常見於經濟新聞報道,它們並不是經濟理論作為基礎的科學詞匯。中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如果經濟增長從兩位數驟降到7%,或者通貨膨脹漲到6%,在這種情境下,中國經濟增長從10.3%下降到9.2%,通脹率從3.3%上升到5.3%,這樣的表現絕不能說是硬著陸。

  的確,在這個經濟不確定的年代,中國的9.2%增長率不僅在區域內,就是在全球也不能不說是出眾的。高收入國家,例如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增長預計是0.5-2%,而大多數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也只有中國的一半。依照區域和全球標準,中國5.3%的通脹率其實也不算高——這個數字和區域的平均通脹率旗鼓相當,但卻比“金磚四國”要來的低(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的數字分別是7%,8%和9%)。如果非要用“著陸”概念不可,中國經濟在2011年的表現可以說是“軟之又軟”的“軟著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