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指中國經濟軟著陸無憂

http://www.CRNTT.com   2012-01-06 08:41:03  


  中評社北京1月6日訊/近幾個月,在全球股市、固定收益及外匯市場上,與中國相關的金融產品價格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漲跌,折射出關於中國的“多”、“空”兩大陣營的此消彼長。難道中國經濟基本面在短短幾個月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證券市場周刊發表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文章表示,其實不然。雖然中國經濟近期下行風險在上升,但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小,市場的動蕩更多源自全球金融市場緊張情緒傳導下的市場信心不振,中國經濟中某些風險因素被過分誇大了。

  中國內需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來自房地產市場。投資者最關心的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崩盤嗎?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兩個經常被忽略的基本事實。一者,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轉向主要是近兩年政府連續出台的調控措施的結果。政策一旦放鬆,需求很可能會大幅上升,市場預期也可能隨之轉變。二者,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區域差別非常顯著,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並不能代表全貌,2011年前三季度,北京、上海和廣東省的房地產市場僅占全國房地產投資額的16%、銷售額的20%和銷售面積的16%。在許多中小城市,房價高估的程度相對較低甚至城市仍有低估,且調控措施相對不如一線城市嚴格,因此其房地產市場仍相對活躍,房價尚處於上升通道。

  其次,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會拖累投資,但對銀行體系的影響有限。保障房建設的投資將會部分彌補私人部門房地產投資的減少,預計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從目前的32%降至10%左右,但尚不至於引發硬著陸。就信貸質量而言,由於按揭成數的嚴格控制,且家庭部門負債率較低,即使是房價出現大幅下跌,按揭貸款違約率也會很低,至於對房價變化更為敏感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因其相對規模較小,其貸款質量惡化對銀行整體信貸質量影響相對有限。

  最後,從國際比較看,房地產行業在中國實體經濟中的作用似乎也被高估了。儘管在中國內地,房地產行業被視為支柱產業,房地產和建築業在2010年GDP中的比例也不過是12.2%,比1989年日本的19.4%和2006年美國的16.1%都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