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收藏“深喉”吳樹:誰在忽悠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14:52:30  


 
  對話吳樹——藏品進行二次包裝後能創出巨額暴利

  廣州日報(微博)(微博):能談談創作“中國文物黑皮書”三部曲的初衷嗎?

  吳樹:前幾年對中國文物市場的動態調查(包括各類人群以及他們的活動,如收藏、制假、盜墓、拍賣、奠定等),我在前兩本書——《誰在收藏中國》、《誰在拍賣中國》裡面寫的多一些。這本書用了一年多時間對中國南北方的主要文物市場進行了比較靜態的調查——相對而言,主要是市場定位方面、商品屬性方面、上下游產業鏈方面,發現了大量違法違規,而且有悖社會公德和秩序的行為,應該予以曝光。這是寫《誰在忽悠中國》的初衷。

  廣州日報:您覺得究竟是誰在忽悠了億萬收藏大眾?

  吳樹:2010年,在各大拍賣公司秋拍火爆收官,眾多媒體大呼“中國藝術品拍賣進入億元時代”之時,筆者卻於料峭寒風中聽到了另外一個龐大的人群發出沉重的喘息聲——《中國民間收藏者橫店宣言》、《中國民間收藏者北京宣言》相繼發布——此前作為文物藝術品市場主體存在的億萬收藏大眾,從財富春秋大夢中醒來後無奈地發現:自己已被手握金融資本的富豪們一腳踢出主流藝術品市場之外,幾十年耗盡心血收集的藏品,變成一堆堆真假莫辨的燙手山芋,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全部投資竟然血本無歸!有人說,假若中國沒有出現拍賣公司,也許就不會有後面發生的事;也有人說,即便有拍賣公司出現,沒有大面積無序開放的古玩市場,也不會發展到全民收藏;還有人說,即便開放了古董市場,假若始終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管理,也不會導致今天這種覆水難收的尷尬局面。我們還可以繼續想象出更多的假若,但是通通於事無補。

  廣州日報:您認為這一輪全民收藏運動,到底讓誰發財了、致富了?

  吳樹:我曾向許多專家學者請教過這個問題。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我:農民發財致富了,用自仿的假文物去實現對富人們的財富再分配。那部分以身試法的農民們果真致富了嗎?我調查發現,除極少數動手早、運氣好的人掙了大票子,成為農村新貴以外,一些靠盜墓、制假為生而又沒有保護傘的農民,有的被判刑入獄,一點可憐的家產也被罰沒。有的就算僥幸逃脫法律制裁,頂多也就填飽了肚子、蓋了間房子、生了一兩個兒子。誰發了財?一共是兩類人,一類是擁有足夠金融資本的文物藝術品投機商,為顯性富人,另一類是貪官污吏,為隱性富人。這兩類人躉藏的物品無論真假,也無論出處,都可以成為他們欺行霸市、賺取暴利的籌碼。因為他們借助用金錢或權力建立起來的絕對威望,壟斷了文物、藝術品價值和價格上的話語權,只需將自己的藏品進行二次包裝後送上大拍賣場,便能夠創造出農民們想都不敢想的巨額暴利,農民們幾百、幾千元賣給他們的真假文物,到了他們手裡,便可以拍出幾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天價,他們發了財,不是農民發了財。

  廣州日報:那麼全民收藏究竟給我們這個轉型社會帶來了什麼?

  吳樹:從物質層面上看,持續近30年的全民收藏運動,是一場招搖文化反文化、披掛傳統反傳統的“金錢秀”,它直接導致了我國的文物資源危機。由於遊戲參與者的貪婪,我們幾千年存留下來的地下文化寶藏被盜掘殆盡,即便有些文物被民間人士收藏,但由於黑市流通頻繁、原始信息丟失,導致這些文物真假莫辨、無據可考,幾乎全部變成時代不清、背景模糊、失去根系的純工藝品,喪失了應有的歷史研究價值。許多珍貴文物甚至在交易過程中破損毀壞。從精神層面上看,經過這幾十年的瞎折騰,中國人好古藏古的傳統文化志趣和收藏品位,已被現代文物投機者的滿身“銅臭氣”嚴重浸淫,收藏活動早已成為一種純粹的投資項目,伴之而來的知法犯法、投機詐騙盛行於市,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再從文化層面上看,全民收藏運動從一開始就偏離了文化軌道。(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