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人民幣國際化未來發展路徑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2-02-15 09:58:17  


中國該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訊/儘管人民幣國際化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美元、歐元、日元等國際貨幣比較,人民幣的國際化還處於十分初級的階段。中國經濟時報日前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文章分析,中國該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文章如下:

  (一)以逐步滿足市場需求為基礎,穩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

  國際市場對一種貨幣的認可,其實質是以該國經濟發展前景和金融體系穩定性的信心為基礎的。從這個國際經驗出發,中國也應該以本國經濟的發展和壯大為基礎,在金融體系完善和開放的過程中,逐步推進人民幣在貿易和投融資結算中的跨境使用。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並沒有為人民幣國際化設置明確的時間表,這體現出中國的決策者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務實態度和立足於本國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來穩步推進的戰略。在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繼續動蕩的環境下,穩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應當說是這種務實策略的必然體現。

  (二)從主要國際貨幣走過的“周邊化-區域化-全球化”的區域擴展順序看,人民幣下一步的使用地域範圍會繼續拓展

  目前,人民幣在中國周邊的東盟成員國、中亞各國、蒙古和俄羅斯等國均廣泛流通和使用,與中國發生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80個,而且中國香港地區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初具規模。可以說人民幣已經基本完成了“周邊化”,正處於“區域化”的起步階段,但離成為能和美元、歐元等相比肩的“全球化”國際貨幣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三)從主要國際貨幣在功能演進的“結算貨幣-計價單位-價值儲備”順序看,人民幣在貨幣職能上需要繼續深化

  當前人民幣的國際化首先是繼續完善其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結算貨幣。

  其次人民幣要逐步創造條件,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交易計價貨幣。這要求有相應的有效率、有深度的金融市場作為載體,不僅境內的人民幣市場要相當成熟和開放,而且境外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也要有充分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境內外市場之間要有通暢的人民幣雙向流通渠道。這必然涉及到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因而應是和中國金融改革相配合在中長期逐步推進的。

  而未來人民幣只有在國際貿易結算和國際金融市場交易中廣泛使用,且幣值相對穩定、兌換相對自由,才可能會被更多國家廣泛接納為外匯儲備貨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