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傅佩榮:這個世界需要淑世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12-03-02 14:38:47  


 
改善世界要從改善自己開始

  改善世界要從改善自己開始。自己改善了,整個社會才能慢慢跟著改善;自己不改善,腦袋裡缺乏正確的觀念,天下再怎麼太平美好,你一樣會覺得煩惱痛苦。

  我的一些朋友想移民,來徵求我的意見,我就說孔子也曾要移民,但是他移民的原因跟你們不一樣。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我的理想沒有機會實現,幹脆乘著木筏到海外去。“道”就個人而言,指人生觀或理想,亦即個人對於世間一切“應該如何”的體認。“浮於海”的目的是要遠赴海外。可是孔子後來又說“無所取材”,沒地方找到出海木筏需要的材料!可見孔子並不是真的想出國,只是感嘆這裡用不上他罷了。孔子還說自己“欲居九夷”,想離開齊國魯國這些中原地區的大國,到落後的蠻荒地區去居住。有人問,那種地方非常簡陋,怎麼能夠居住呢?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到任何地方去住,都可以安貧樂道,因為他看重的在內不在外,真正的快樂、價值、尊嚴是由內而發的。孔子到富裕的地方不是為了享福,到了貧困的地方也正好可以從事教育工作,多好!

  孔子如果生在今日,會不會也想移民?答案不得而知。多半他還是會像以前一樣,繼續“知其不可而為之”,盡好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莊子》裡提到,孔子說天下有兩大規律,一是對父母的孝順和思慕不能改變;二是對國家的忠誠不能改變。你說這邊很亂就避開,別人那邊很安定,你去坐享其成嗎?孔子即使想移民,也絕不是去享福,去享受別人的奮鬥成果,而是要去加以改革和完善。像他說的到九夷之地願意去從事教化工作,願意盡知識分子的責任。一個人不能夠選擇生在什麼樣的時代,也不能夠安排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你只能了解和接受實際情況,然後設法盡自己的力量去加以改善。人類世界沒有完美的階段,古代的黃金時期往往只是假想中的,並非真的那麼美好。所以你只能去改善這個世界,而改善世界要從改善自己開始。自己改善了,整個社會才能慢慢跟著改善;自己不改善,腦袋裡缺乏正確的觀念,天下再怎麼太平美好,你一樣會覺得煩惱痛苦。

  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哲學教授。 2009年6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來源:遼沈晚報 2012-02-29 22:0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