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國圖書收藏狂人高小龍

http://www.CRNTT.com   2012-03-05 13:46:10  


  中評社北京3月5日訊/ “只要是1949年以前出版的一切紙品,出版物,就是說,只要是上面印了文字,印了圖畫,印了照片的,我都有興趣要停下來,看一看。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創造力,對美的感悟力和表達力,那些色彩,那些平面構成的關係,那些不拘形式不拘教條的奔放和節制,今天再看,仍然奪目,仍然生輝。每當四下一片寂靜的時候,我和這些飽歷滄桑的老人們凝望,對話,這種快樂,是別人無法體會到的”──高小龍。

  去年,名為《故紙溫暖——民國最美圖書私人典藏展》的展覽在深圳展出。這些民國的珍貴書籍,大多為高小龍與南兆旭先生的私人藏品,內容集中在民國時候的書籍、雜誌、畫報以及少量廣告畫等,其中書籍類藏品以封面裝幀優美獨特的圖案和字體設計見長,畫報雜誌更能從細微處了解民國社會風雲,是見證歷史文化的一手資料。

  這個展覽,今年仍然會在上海繼續找機會與讀者見面,我們為此採訪了高小龍先生(他是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的總導演,曾執導2008北京申奧和2010上海申博形象片,也是2008年奧運開幕式形象片的導演),請他從自己的藏品中找出一些有故事的書刊來與讀者分享。他眼中的民國書籍,總有一種獨到的歷史思考和審美體驗。

“最美”是一種主觀描述

  問: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民國最美圖書的展覽?您把展覽名字叫做“最美”,那麼這些書最美之處在哪裡呢?

  高小龍:將手中這些藏品拿出來與更多的人,與公眾,與年輕人,進行分享和傳播,是我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個願望。

  機緣巧合,我在兩年前結識了好朋友南兆旭先生,共同的愛好讓我們倆一見如故,而我的這種分享的理念,也與他不謀而合,他的藏品主要以書為主,我則以期刊雜誌和更雜的收藏為主,我們正好可以有很好的互補,所以,我們一起在深圳做了這首場的展覽後,反映之好,超出我們倆的想象,觀眾不分老中青,都認為我們把一種書籍之美,歷史之真(像)相,帶到他們的生活中,讓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獲得一些其它書展給不到的歷史思考和審美體驗。

  關於“最美”,具體說是因書籍裝幀這一方面的闡釋,這當然是一種主觀的描繪,對自己的寶貝,每個收藏者,多少都會有偏愛,這個“最美”,包含我們在面對這些80年90年前的這些書籍的裝幀設計,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創造力,對美的感悟力和表達力,那些色彩,那些平面構成的關係,那些不拘形式不拘教條的奔放和節制,今天再看,仍然奪目,仍然生輝,所以,這種“最美”都是這樣的感慨系之,很主觀,但是很由衷,可以有人認為不美,但是我們不在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