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2-03-14 08:16:07  


中國經濟“新常態”從2012年開始,其經濟含義、市場含義、政策含義還將進一步展開。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訊/新常態(New Normal)這一概念最早是2009年早些時候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造出來的,以描述危機後的歐美發達經濟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狀態,其主要含義是:低增長、高失業將長期持續;企業利潤縮減、資本回報率將降低。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評論部主任徐以升文章稱,中國經濟在經過30年尤其是加入WTO十年後的高增長之後,在經歷全球經濟危機尤其是經歷2008年危機後三年的財政貨幣再擴張之後,經由2011年的醞釀,自2012年開始,也將迎來一個“新常態”。

  定義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是探尋中國經濟未來與中國資產價格未來的基礎背景與前提。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的總含義是,中國經濟將從加入WTO之後十年的GDP平均增長10.5%、M2年均增長率18.2%,回到GDP增長8%左右、M2年均增長12%甚至更低水平。

  “十二五”規劃下調經濟增長目標至7%,此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12年GDP增長目標近八年來首次下調至7.5%,昭示著中國政府也將明確這一“新常態”。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大致包含如下四重含義:

  其一,GDP增長率和M2增長率是經濟與金融的兩個最關鍵數據,這兩個數據都將面臨台階式下降和增長中樞回落。這是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所曾經歷過的歷程。日本二戰後經濟增長中樞經歷了三個階段:1970年之前的高速增長,上世紀70~80年代略低於5%,以及上世紀90年代~本世紀初期2%為中樞。

  其二,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規模與水平將迎來台階式下降。比較優勢所支撐的加工貿易仍將持續為中國貢獻貿易順差,但自2009年一般貿易出現20億美元淨逆差之後,2010年、2011年一般貿易已經各實現了貿易逆差460億美元、876億美元,2012年前兩月即已經實現逆差373億美元。一般貿易逆差的持續累積,將持續拉低中國貿易順差規模。不僅於此,隨著高達1.6萬億美元FDI存量餘額在中國所獲得收益的漸次匯出,收益項下的淨逆差將持續拉低中國經常賬戶的總順差水平。這一轉折已經實現,甚至不排除中國將出現總體經常賬戶的淨逆差。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