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須把握宏觀調控政策主動性

http://www.CRNTT.com   2012-03-25 08:07:07  


 
  從現實情況看,經濟增速放緩預期已經受到地方偏高的GDP增速目標的抵衝。儘管今年中國GDP的增速目標調低至7.5%;但從各地制定的今年GDP目標看,“高速增長”仍然是主基調。根據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數據,除北京、上海為8%外,其他地區均超過8%,中西部地區則更是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儘管多年來中央多次強調要改變地方政府“唯GDP論”的政績觀,但由於GDP是最容易量化也最容易比較的考核指標,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它仍然是地方官員升遷考核的指揮棒,那麼,在這種事實上仍以GDP主導的考核機制下,地方制定經濟增長規劃往往以國家的GDP增長預期目標為“標杆”,並盡可能高。那經濟增長靠什麼?最傳統最直接也是最立竿見影的的辦法就是通過政策刺激,促進固定資產投資、消費以及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目前西部有些地區就已將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列為今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頭等重要任務來抓。果真如此,中國經濟就又會重返以往低水平、粗放型經濟增長的老路。但形勢發展讓我們已清醒地看到,過去的老路是根本走不通的,必須通過主動調控讓中國經濟朝著“十二五”經濟發展目標扎實前進。

  必須把握宏觀調控政策主動性

  文章指出,首先,主動調控要確保調控政策在穩經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應當做到“穩進有度”。“穩”就是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進”就是各項調控政策應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確保政策能夠支持中國經濟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其次,主動調控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經過近些年的建設和發展,東部省區實際上已經步入中等發達水平,今年以後的重點在於經濟轉型;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產業大多還處於成長中,經濟總量偏小,各項事業都需要加快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經濟協調平衡。從各地方而言,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整體經濟戰略部署辦事,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走出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長、片面追求“政績”、“形象”的怪圈,嚴格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確保中央政令暢通。

  其三,主動調控要處理好投資、消費和外貿“三駕馬車”之間的關係。當前,為了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宏觀調控政策應著力擴內需、穩外需。在擴內需中,投資依然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要把握好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效益之外,更要把著力點放在推動消費上,通過擴大最終消費,帶動中間需求,使得消費能夠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在穩外需中,應該保持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從多方面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努力完成今年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的目標,保持外貿穩定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