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立平:中國改革的四種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4-18 09:12:05  


 
  第一種思路:在一定意義上向舊體制的複歸

  這裡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樣的一種思路,不能簡單地按照意識形態的符號將其漫畫化。其實,在過去的30多年中,即使是在改革如驚濤拍岸之時,對改革的質疑之聲,甚至在特定意義上要求回歸舊體制的聲音,也沒有完全消失過。在這當中,當然有所謂思想僵化者,有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但其實也並非完全如此。

  更加強調平等理念的舊體制對社會下層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有許多研究表明,社會中的下層往往對權力抱有更多的希望。其原因是,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中,下層人具有很強的不安全感,較差的競爭能力使得他們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權力對他們提供保護,儘管他們其實往往是權力的受害者。中國過去30多年的改革是以走向市場經濟為基本取向的,雖然在改革的最初階段出現過一種為時很短的“平等化效應”,社會邊緣群體獲得了改革在最初階段上提供的機會,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在90年代中後期的國企改制中,下層人所處的不利地位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在改革由於走樣變形而日益淪為“掠奪財富的戰爭”的時候,他們更是成為被掠奪的對象。因此,對於這些改革中利益受損的群體來說,希冀在舊體制的回歸中找到希望,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在這樣的一種思路背後的社會力量,除了部分下層民眾之外,還有左翼知識分子,其中不乏悲天憫人之士,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不乏對人類發展的走向和世界格局有著很深刻的理解。但總體說,這條路缺乏中間層支撐。其間最值得注意的變數,是近些年來由於生活成本上升,而收入增加緩慢的人數眾多的小白領。可以預見的是,如小白領窘境不變,其中的部分人會成為其追隨力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近些年來中國的左翼運動有明顯的發展。

  從意識形態資源來說,這條思路強調的是社會主義理念中的平等價值觀,但同時又具有某些民粹主義的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來,由於新老左派的共同努力,在重整意識形態資源上已經有明顯進展,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亦開始提出一些系統性的要求。這種思路在底層有一定基礎,也體現了社會中尤其是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底層民眾的某些合理訴求。在此基礎上,更有人將這種思路與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上對資本主義的反思及超越資本主義的討論聯繫起來,希望能找到一條能超越傳統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但如果放到目前中國的現實條件下,特別是就如何解決我們在體制上的困境來說,這條思路的問題就相當明顯。如果將這種帶有某些合理要求的思路,外化為一種完整的體制,可以說,這條思路總體上不僅與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相悖,而且在歷史上口碑不佳,在改革前近30年的實踐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留給人們的經驗教訓,使得這種思路不會為社會主流接受,即使是一般體制中人也對之懷有深深的戒備之心,企業和經濟界人士對之更是深惡痛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