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人的“邊民性格”

http://www.CRNTT.com   2012-04-20 11:02:58  


內田樹著《日本邊境論》解讀日本國民性。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與“要麼鼓吹日本可以說不,要麼自貶島國根性”兩個極端解讀日本的角度不同,《日本邊境論》在發現日本國民的性格上獨辟蹊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娟發自北京 進入三月,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本一年前的災難與今日的重生時,北京北二環鐵葫蘆咖啡BAR正在進行著一場開放的文化沙龍活動。以日本神戶女子大學教授內田樹的著作《日本邊境論》中文版出版為契機,幾位有著旅日經歷的專家和學者聚在一起探討“日本人眼中的日本人”:那些有著“邊境人”身份的日本人有著怎樣的“邊民性格”。

適應中心,但創造不了中心

  “我和內田樹曾在同一個大學任教,他是典型的下放型學者,在寫作過程中,內田說他經常撓墻,因為寫得太複雜,怕讀者讀不懂。但最終這本書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日本,第二就是解決了如何看待日本文化的問題。”一開場,《日本邊境論》中文序言作者、神戶國際大學教授毛丹青便講述了內田樹寫這本書的幕後故事。

  一直以來,公認對日本國民性研究成就最大的,莫過於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與刀》,它將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等展露無遺。而自《日本邊境論》2010年出版以來,便有人稱“從此以後我們探討日本的國民性,《日本邊境論》是繞不開的著作”。

  現年六十二歲的內田樹在日本文壇絕對算得上“跨界能人”,他是神戶女子學院的文學教授,主攻法國現代思想,同時身為專業武道家,除了上課習武,更愛就電影、文學、社會話題發表意見。這個有著外部視野的日本學者,拋開常見的“要麼鼓吹日本可以說不,要麼自貶島國根性”兩個極端解讀日本的角度,獨辟一條擦邊路線,聲稱日本地處“邊境”,其國民因此具有一種“邊境性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