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人怎麼養老

http://www.CRNTT.com   2012-04-15 09:14:34  


在日本,“終老於家”不是夢。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人口結構老齡化,同樣也是日本要面對的社會現實。同時,日本又是一個“福利國家”,其養老方面的理念與措施,不失為一個成功的範本。日本養老院什麼樣?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日本養老院的制度保障

  日本先後推出了“老人憲章”、“黃金計劃”、“新黃金計劃”等一系列法律,逐步完善老年服務體系,將養老問題通過立法上升到制度層面。

  被稱作“美麗國家”的日本,也面臨出生率銳減,人口老化的社會問題。2005年,日本人口進入負增長,已是不折不扣的老齡社會。

  老齡社會的出現,必然帶來一個問題:老人的終老問題。

  明治維新以降,日本社會的倫理體系是儒教,以家族制度為核心。但是,作為戰後經濟發展的代價,這種制度逐漸解體——上班族以公司為家,整個國家被稱為“日本株式會社”便是一個隱喻。

  在養老問題上,養老院是觀察一個地區或者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尺。對於日本來說,這個問題已經通過立法上升到制度文明的層面。

  比如,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了倡導保障老年人整體生活利益的被稱作“老人憲章”的《老人福利法》。經多次修訂,日趨完善,其中有:

  ——政府出資修建特別養老院,為痴呆、臥床不起等體弱老人提供服務;

  ——組織“老人俱樂部”,吸引老人參與社會活動;

  ——強調社會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強地方政府對老人福利的責任和職權。

  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先後推出了“黃金計劃”、“新黃金計劃”,完善了以“居家養老”為中心的社區老年服務體系,擴大了家庭服務員隊伍,新設為老年人提供休息及特別看護的短時服務設施、日間服務中心等,提供各種日間服務(包括飲食和體育鍛煉)。

  日本著名作家、護憲團體“九條會”的創立者之一加藤周一曾提出過一個“QOL”指數的概念,意為“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而日本是很以自己的高“QOL”為自豪的,因為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養老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