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近藤大介:日本導彈防衛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2-04-26 09:53:04  


 
  今年1月,野田首相之所以提攜在日本政壇早已過氣的田中直紀議員,助其首次入閣,可以推測其是想借此來離間自己在民主黨內最大的政敵小澤一郎前代表與其盟友深受日本國民擁戴的田中真紀子前外相(田中直紀的夫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特意將原與防衛問題絲毫扯不上關係的田中議員安排到防衛大臣的位置,只不過是為了堵住極端親中(反美)的田中一家之口罷了。日本防衛大臣這個職務就相當於美國國防總部日本分部部長,是絕對不能忤逆美國之意的。

  此次,野田首相在安全保障會議一周前的3月24日,派自己的親信玄葉光一郎外相前往日本國內反美情緒最為強烈的沖繩縣,向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對配置PAC3的效用進行說明。野田首相試圖通過此次游說,灌輸“美國是沖繩值得信賴的夥伴”這一思想,以確保其在5月訪美時,這個原本反對呼聲最高的沖繩縣能夠保持緘默。

  實際上,此次美國對日本要求如此誇張的防衛體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成功地向日本國民宣揚了美國的重要性。

  在日本人的反美情緒日益升溫的環境下,去年3月,襲擊了日本的大地震卻意外地助了美國一臂之力。“美軍在受災地區救援”這則新聞恰如其分地緩解了日本人的反美情緒。另外,美國最擔心出現的“日本核武裝→自主獨立防衛→在日美軍撤離”這一劇情也隨著福島核電爆炸事故後日本人對核武器的敏感度增強而煙消雲散。一年後的今天,此次“導彈迎擊騷動”更是使美國得以向日本人展示其壓倒性的存在感。

  但是,美國真正的目標更大、更長遠。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美國在日本建立的迎擊體制是美國為實現今後十年內的最大目標“建立中國包圍圈”而做出的一個鋪墊。

  時至今日,美國以“朝鮮威脅論”為借口建立中國包圍圈的意圖已經很明顯。所以,2010年7月美韓兩國在中國黃海海域實施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其後美國在中國近海海域實施的一系列軍事演習等的真正目的就是“構築中國包圍圈”。

  對於同盟國日本,美國強制出售了總價值超過一兆億日元(約合760億人民幣)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對此,美方所宣稱的“美日共同抵禦朝鮮威脅”只不是表面上的理由,而實際上,將日本變為“中國包圍圈”的橋頭堡才是其真正的目標。同時,這些對日軍售對美國國內最大產業之一的防衛產業也起到了確保雇傭的重要作用。

  作為兜售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的重要一環,美國於2007年3月說服日本首次配備了PAC3。而在向同為同盟國的韓國故技重施的時候,韓方以價格過高為由,只購買了PAC3的上一代產品PAC2。

  2009年4月5日,朝鮮實施了與這次相同的“光明星2號”發射實驗。美國看准了這個宣傳的絕佳機會,催促當時日本的麻生太郎政府對外披露剛剛配備的PAC3。因此,麻生政府於“光明星2號”發射前約一個月的3月7日發布了“破壞措施命令”,命令日軍做好應急準備。

  後來,因為“光明星2號”沒有飛向日本境內,而是遠遠地飛向了太平洋,所以日本並沒有採取任何實際性的迎擊。但是即使如此,對美國來說,這也達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