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文革中張聞天被紅衛兵批鬥毆打

http://www.CRNTT.com   2012-05-26 09:48:47  


 
【219起“接待”】

  張聞天在被反覆進行大會批鬥的同時,還幾乎天天接受中央機關和全國各地許多單位造反派的提審、質問、調查。據張聞天1967年11月27日遞交的一份“接待總結”統計,自1967年1月24日至11月17日不到10個月時間裡,他接受審訊、回答問題,或寫出材料,或在記錄上修改、簽字,累計為219起。調查材料大致是以下七個方面:個別幹部的歷史情況,留學莫斯科期間的情況,劉少奇與白區工作,東北情況,廬山會議情況,外交戰線及國內政策。

  不論造反派怎樣辱罵、恫嚇,不論怎樣誘、套、哄、逼,他總是認真回憶,據實回答。涉及黨內歷史情況,幹部的是非功過,他不管外界的輿論和壓力,也不論這個幹部同自己的親疏遠近,總是負責地說明情況,談自己的看法,決不亂說,從不諉過於人。有時還同調查、審訊者爭論起來。常常有造反派對他的交代不滿而厲聲呵斥,張聞天總是不緊不慢地說:“我知道的就是這些。你們要我說的那些情況,我不知道。”即使因此而遭到拽扯、推搡以致毆打,他也毫不動搖。材料都用複寫,一份交出,一份自存。保存下來的這些材料,顯示了張聞天堅定、正直的人格。這裡順著時間次序摘錄幾條:

  3月13日,中央財經學院“批判陳雲聯絡站”向張聞天調查陳雲的歷史情況。3月20日他把寫的《對陳雲的看法和回憶》交出。材料中說:“我覺得陳雲工作比較踏實,有辦法;作風謹慎穩當,比較能團結和使用幹部”,“對陳雲的印象是好的”。他同陳雲的經濟思想,“在其基本點上,是相同的”,主要是:為了滿足群眾的物質要求,就必須發展經濟,增加生產,要重視物質刺激的作用,強調對生產的自上而下的集中管理,注重技術措施,強調平衡,堅持穩步前進。

  陸定一在“文革”前就被打擊,“文革”開始中宣部被誣蔑為“閻王殿”,部長陸定一被說成“大閻王”,還懷疑他的黨籍。張聞天於6月13日向中央辦公廳來人交了答覆陸定一黨籍問題的材料。他毫不含糊地證明,30年代初陸定一被開除黨籍是一樁冤案,當時就已糾正。材料中談到:1932年團中央被破壞事曾懷疑同陸定一有關,因此陸曾受開除黨籍處分;後經審查,證明此事與陸無關,是一錯案,即撤銷了處分,恢復了黨籍。負責審查的是當時中央組織局(局長李維漢)。

  6月20日,張聞天把外交部“革命造反聯絡站”要他寫的關於陳毅的材料交出。他明確地寫道:“我知道陳毅對毛主席關於外交政策的指示是執行了的。他對毛主席是表示尊重的。”“我覺得陳毅對總理是尊重的,同總理的工作關係,也是很密切的。”

  江青、康生等妄圖利用1932年2月國民黨特務機關偽造的所謂《伍豪等脫離共產黨啟事》反周恩來。遼寧大學的造反派就此於11月20日質問張聞天。張聞天斬釘截鐵地回答,所謂伍豪(周恩來)在1932年發表反共啟事一事,“純系捏造。我同康生、陳雲等看到後,一笑置之,因為一則伍已去江西;二,伍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張聞天寫的材料還涉及楊尚昆、彭真、李先念、李維漢、王稼祥、彭德懷、烏蘭夫、宋任窮、李立三、伍修權、吳亮平、孔原、王鶴壽、徐冰、宋一平、曾湧泉、姚依林、程子華、呂正操、劉瀾波、王觀瀾、孫冶方、姬鵬飛、張琴秋、李伯釗、李培芝等許多同志。張聞天在自己不斷挨鬥蒙受不白之冤的時候、以確鑿的事實,證明許多同志的清白,是令人敬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