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過渡階段中國經濟更應以質量為發展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12-05-20 10:26:47  


在中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以及新的經濟周期處於過渡階段的時候,中國經濟更應以質量為發展目標,休養生息。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中國經濟發展經過了之前30多年的增長,目前,正走在十字路口,也就是在整個改革開放周期之後要進入經濟轉型周期。對於經濟轉型或者是產業升級等,現在人們可能有一點太急切了,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或許從現在開始需要30年差不多才能夠完成。如此的話,對近期整個經濟發展的有些問題就要重新作思考了。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文章如是說。

  文章表示,未來產業升級也好、經濟轉型也好、小康社會也好,等等都必須要經過很長的周期。在經濟轉型沒有成功情況下,在前期高增長遞減到適度增長情況下,必須要冷靜看待中期經濟和冷靜看待經濟形勢。

  過去是通過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就是投資、內需、出口,如果把GDP增長率定在現在說的適度增長8%左右,整個消費刺激作用應該是在5%、6%樣子。假定投資和進出口都黃了,就靠內需拉動經濟,包括內需本身每年15%的穩健增長,它的增長率應該在7%或者8%之間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就這一點來講,GDP如果要想達到增長8%必須要靠或者是投資,或者是出口拉動。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想開放,但是國際市場接受我們的能力越來越小,接受程度也越來越低了。有人說因此我們要改革,但改革什麼,如何改革?現在就改革來講,必然面臨需要打破一些既有集團利益和群體利益的困境,這樣改革難度就大了。現在大家都講高層或者頂層設計,但恰恰在頂層設計沒有形成共識之前,談改革何其難。

  談改革可能有點虛,來看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除了投資、消費和出口以外,另一個層面來看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現在中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0%-51%左右,現在每年還有一個點以上的遞增,目前國際上60%,或者59%到70%是平均水平,發達國家可能在70%以上,正常新興國家可能沒有這麼高,但平均在60%-70%左右,中國現在離國際平均水平也已經是一步之遙。我們認為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已經進入到了中後期過程,在中後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大家可以明確的看到,它的整個效率是遞減的,就是投資和經濟效益都是遞減的,而在城市化、工業化的最後提升過程中必然還要面臨大量的治理、環境、管理成本。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