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四大趨勢力推中國經濟大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1-06-28 08:07:49  


中國金融發展或將呈現出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體系多層化、金融服務綜合化、區域金融集聚化四大重要趨勢。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訊/全球經濟差異化復甦引致的利益博弈,將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推入更趨複雜、更具挑戰的境地。而“以我為主、內挖潛力、外拓市場、順勢而為、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發展”的中國模式將幫助中國經濟進入更具可持續性的長期增長路徑。據IMF的預測,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年均9.515%的增長,增速雖小幅低於“十一五”期間的11.2%,卻明顯高於新興市場同期的6.58%和全球經濟同期的4.55%,並大幅高於“十二五”規劃7%的增長目標。上海證券報發表金融學博士程實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如能以平均增速小幅下降為成本,實現經濟結構的深層轉型,在宏觀、中觀和微觀實現三個層次的四大轉變,則有望實現兼具超預期性、穩健性和較強力度的可持續增長,

  文章分析,在宏觀層面,以消費主增長引擎地位的鞏固為核心標誌,以增長質量的提升為外在表現,以民富格局的實現為物質基礎,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為主要抓手,以中觀層次的產業結構轉變和區域結構轉變以及微觀層面的企業層次轉變為具體依托,中國經濟有望確立內生增長模式。消費率有望觸底回升,投資率和儲蓄率將漸次下降,據IMF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投資率預估值分別為48.565%、47.964%、47.039%、46.091%和45.238%,儲蓄率預估值則分別為54.278%、54.269%、53.848%、53.324%和52.863%。消費率觸底回升的基礎是消費能力提高、消費預期的改善和消費環境的營造,消費能力的提高依托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消費預期的改善依托於就業創造能力的提高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消費環境的營造則依托於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消費金融的推廣。

  在中觀層面,科技創新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大產業有望協同互促,新興產業則有望快速發展。從全球潮流看,後危機時代新科技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將快速發展,與此相對應,中國將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增加值的GDP占比有望達到並超過8%。此外,區域經濟增長極有望多點開花,區域集聚效應將初步顯現,資源跨區域的優化配置有望進一步釋放經濟增長的內在潛能。區域結構的轉變將以比較優勢發揮為原則,以流暢的生產要素跨區流動為依托,以有序的產業跨區轉移為手段,以金融集聚激活經濟集聚為核心,以區域增長極的梯隊建設為內容,以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為抓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