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存貸款雙降呼喚更靈活貨幣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5-23 08:32:52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訊/據最新報道稱,在剛剛過去的5月上半月,中國信貸投放延續了今年4月份的低迷狀況,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整體接近0。存款也繼續保持減少狀態,5月上半月流失數量高達2000億元左右。

  存貸款雙降顯示經濟疲軟

  證券時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俊生文章稱,這種貸款不增存款下降的局面在前不久公布的4月份銀行數據中已經顯示出來。央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僅增加6818億元,較3月份大幅回落,也創下年內月度新低。4月份整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也大幅減少4656億元。令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這種局面在3月份還毫無端倪可見,當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高達1.01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則大幅增加2.95萬億元。4月份的急劇轉折顯然有點出乎人們的意料,而5月上半月存貸款的進一步萎縮則表明從4月份開始的這種轉折已經形成趨勢。

  存貸款雙雙大幅度下降的這種趨勢,突出地顯示了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困難局面。最近,中央政府多個部門公布了中國最新的一系列經濟數據,投資、消費、外貿,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降,4月份表現出的經濟疲軟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的財稅收入,迫使其也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降。面對中國經濟出現的這種“斷崖式下跌”,輿論很容易將原因歸結到至今仍在執行之中的從緊貨幣政策,認為是市場過於緊張的流動性對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形成了壓力。為此,央行已經再一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釋放4200億元流動性的行動來向市場傳遞“穩增長”的願望。

  但是,目前的經濟疲軟現象,顯然已經不能簡單地歸結到銀行信貸力度不夠這個原因。在境內外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萎縮狀態時,企業只能收縮生產經營以免造成過多庫存,因此它們對銀行信貸的要求已經不是很迫切。而銀行存款開始出現流失的信息也表明,事實上在近期政府所倡導的搞活民間金融的努力下,一部分存款已經轉化為民間信貸。但是,民間信貸的利率通常高於國家銀行規定的利率,這導致企業的融資成本推高,企業的經營壓力增大,這又使社會零售商品的價格出現上漲,反過來又對民間金融的利率水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銀行信貸與實體經濟的關係表現為這樣一種循環的時候,它對宏觀經濟的制約是可想而知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