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連平: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相輔相成

http://www.CRNTT.com   2012-06-29 08:36:08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沒有人民幣的國際化,上海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將助推人民幣健步走向國際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日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指出,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過程中具有十分關鍵和核心的作用。鑒於利率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和國際化的推進,從2013年到202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在此期間,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有較大幅度的邁進。但人民幣國際化不易操之過急,而應審慎穩步地向前推進。文章如下。

  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時機已成熟

  “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有利條件主要從兩方面看,一個從國際上看,一個是從國內基礎條件看。”連平表示。

  從國際上看,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面臨兩個有利的背景。首先,歐元、美元等國際主要貨幣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遭受了嚴重的衝擊,市場需要有更多的保值工具,全球需要更多幣值穩定的資產,以滿足市場保值增值和資產配置的需要。

  其次,從宏觀方面來看,鑒於特里芬兩難的存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具有明顯缺陷,但很長一個時期內國際社會無力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由於美元霸主地位的存在,美國的貨幣政策只考慮自身的利益,不顧全球經濟,國際貨幣體系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國所利用。在“超主權”貨幣難以登上歷史舞台的情況下,國際貨幣體系客觀上存在多元化的需求。未來哪些貨幣在多元化的進程中充當重要角色,這跟貨幣母國的經濟實力緊密相關。經濟體比較大、經濟增長比較快、開放度比較高和匯率穩定的國家的貨幣必將面臨著更多機會。這就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從人民幣走向國際所擁有的內部基礎來看,目前也有比較好的條件。”連平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比較穩定、物價總體可控、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連續多年保持大幅增長並逐漸趨於穩定。匯率形成機制目前正在推進市場化,匯率波動幅度也進一步放寬;資本項下貨幣可兌換也在漸次推進,未來可能繼續會有舉動;利率市場化則進入了攻堅階段,存貸款基準利率進入雙向浮動的新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在進一步推進過程之中,市場體系基本形成,重要的產品創新在穩步發展。“這些方面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都是有利的,有助於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連平表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