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國際化需保持匯率堅挺

http://www.CRNTT.com   2012-04-09 08:00:47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人民幣國際化肯定不是人民幣升值,但獨特的人民幣國際化之路需要人民幣保持堅挺,中國勞動者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會推升人民幣匯率。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價值目前仍然被嚴重低估不僅是被國際市場低估,也被中國經濟制度低估。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經濟學家何志成文章表示,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剛剛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月收入進行了最新統計,中國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約合人民幣4134元,排名第57位。相信如果進行更廣泛的統計,中國很可能排名更低。而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1年我們城鎮居民年人均總收入是23979元人民幣,相當於每月2000元左右,與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相差甚遠。但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是人民幣被低估的禍根之一。

  中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很低,但是有一點是發達國家無法比的,這就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速度這個高速度主要靠模仿創新實現。據測算,從1990年~2000年,中國的年均勞動生產率增速達到7.7%;加入WTO之後,增速更加迅猛,於2007年後達到16.7%,目前仍然運行在12%以上。這個速度可以保證中國在未來幾年很快地甩開日本,甚至未來6年左右趕上歐洲,在8年之後直追美國。這是人民幣未來成為全球第三大貨幣或曰未來世界貨幣體系支柱貨幣的最重要“資本”,中國製造有可能真正能夠涵蓋全球最重要的工業品市場。

  文章稱,今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溫總理談到人民幣匯率有可能接近均衡水平,理由是“香港市場無本金遠期交割市場,也就是所謂NDF市場,開始雙向波動”。他的話告訴我們兩方面的事實:一方面人民幣當前匯率已經基本體現了中國勞動者勞動力價值的真實水平,它還得給發達國家繳納“專利費”;另一方面是中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人民幣匯率只是暫時接近均衡水平。實事求是地講,人民幣近期兌美元匯率是回調態勢,兌歐元日元等非美貨幣(風險偏好型貨幣)則出現上升趨勢,綜合匯率水平仍然維持上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