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優化政策組合 主動創造外需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7-03 07:50:48  


  中評社北京7月3日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疲弱的消費需求嚴重制約了發達國家的復甦進度,其家庭資產負債表遭受嚴重損害,居民消費總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資產的去杠杆化嚴重影響了這些國家既往的負債型消費模式。

  證券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難補上,全球經濟都呈現出總需求不足的狀態,特別是今年以來,歐債危機的急劇惡化、歐洲經濟增長停滯,以及全球經濟二次放緩,對中國出口貿易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中國不僅要穩定“外需”,更要積極地創造“外需”,這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文章認為,在現行“出口退稅”、“人民幣匯率”以及“加工貿易政策”三項政策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出口貿易布局勢在必行:

  首先,優化國際市場布局。要穩定傳統市場規模,提高出口商品質量,以培育競爭新優勢為出發點,選擇部分重點發展中國家,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擴大新興市場的規模。2011年我國與發達國家雙邊貿易增長18.3%,與發展中國家雙邊貿易增長27.0%,比發達國家快8.7個百分點。以俄羅斯為例,現在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增長40%,今年前五個月累計增長24.4%。在中國對其他發達經濟體貿易增速下滑的情況下,依然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未來中國應該擴大與俄羅斯經貿投資合作,重點推進能源及上下游合作、資源深加工、聯合機電製造等大項目合作;開展高技術和創新合作,中國應該進一步挖掘對俄以及對其他新興市場貿易合作的潛力。

  其次,優化國內區域布局。要穩定東部沿海地區外貿規模,提升外貿發展水平,以內生增長能力建設為出發點,重點發展沿邊省區和近年來發展潛力巨大、成效顯著的中西部地區,加快中西部地區外貿發展,擴大中西部外貿規模。中西部地區近年外貿發展勢頭迅猛,2011年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長42.0%,比東部地區快21.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毗鄰中亞市場和東南亞、南亞市場,雙邊貿易發展潛力很大,要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

  再次,優化貿易結構布局。把穩定出口與加快貿易結構升級結合起來。從目前情況看,有充足訂單和剛性外需的大部分是技術密集型的機械和裝備製造業,可以通過加大貿易融資、出口信貸和保險支持等向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高新技術等行業傾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