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計劃生育和延遲退休豈能兼容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10:56:56  


 
計劃生育好,政府難養老 
 
  養老得有人來養,一胎政策下人不夠用

  老年人要養老,光有各種物質資源還不夠,終歸還得有人來照顧。問題是一胎政策下,年輕人的數量相對老年人的數量來說嚴重不足,去哪找那麼多人伺候老人呢?

  人不足的問題最後又會轉化為錢不足,因為人力稀缺則價格提升,以後請個伺候老年人的護工可能都得天價。

  當然有些事情還必須兒女親自做,比如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現在“常回家看看”都要寫進法律了,可那種“421”的家庭結構下,兒女對老人“看”得過來嗎。
 
  所以宣傳口徑變化是必然的

  當初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比較棘手,而老齡化還很遙遠,所以側重宣傳“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現在老齡化危機來了,又發現政府很難包辦養老,所以“養老不能全指望政府”、“子女常回家看看”這些說法就興起了。

  當然這只是從整體上說。要知道中國的不同政府部門利益不一致,所以各自的宣傳難免會打架。直到今天,計生部門也仍在宣傳“政府來養老”、“改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而實際負責養老工作的老齡委、民政部和人社部,就在強調“第一支柱應該是家庭”、“繼續維護我國優良傳統,維護家庭作為養老的基石地位”。 
 
“人不夠用”,不找計生找延退? 
 
  大張旗鼓提延遲退休,遮遮掩掩提計劃生育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討會》是本月1號召開的高規格會議,人大副委員長、民政部長、國家計生委副主任等領導齊聚一堂。會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專家都指出計劃生育導致老齡化、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不足,但是在提到解決辦法的時候,專家們卻多指向延長退休年齡,而不是放開計生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軍在會上表示,2030年以後,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將出現嚴重不足。為此李軍建議適時提高退休年齡。他表示,這一目的並不是在於促進增長,而是緩解勞動力總量減少的速度,減弱對勞動力成本提高的預期。

  李軍專家的這個發言耐人尋味。他說18年後勞動力供給將嚴重不足,那麼按正常人的思路,應該是鼓勵現在的人生育,等18年後自然勞動力就有了。但李軍專家給出的建議裡卻只字不提放開生育,倒是支持延退。

  會上的20多位專家只有兩位提到改變計生政策。北大的郭志剛教授建議“放寬過嚴的生育限制要求”;清華的楊燕綏教授指出“計劃生育政策永遠是正確的,因為人的資源需要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所以計劃生育是對的,但是計劃生育不等於永遠是一孩家庭,計劃的內涵要與時俱進,所以中國該適時出台間隔型的二孩政策”。 
 
  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還被作為實行計劃生育的理由

  在勞動力將會不足似乎成為共識之際,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仍舊把“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解決就業問題仍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主要的問題和矛盾,作為控制人口數量、實行計劃生育的理由。也就是說,在需要證明延遲退休勢在必行時,理由是人不夠用了;在需要證明計劃生育不可動搖時,理由是人還嫌太多。 

  結語: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都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需要公眾參與制定。若公眾被排除在外,那麼出現今天這種局面也就難免了……(來源:2012-07-17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