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大千:最富的窮人

http://www.CRNTT.com   2012-07-19 14:50:09  


1963年張心慶與父親張大千合影於香港。圖片來源:解放日報
 
對話張心慶——

父親當百日土匪軍師學會寫詩

  在張氏家族中,張心慶在女孩中排行十一,人稱十一妹,而現在,大家都習慣稱呼她十一娘。年逾80的她,依然神采奕奕,彈鋼琴、練書法、學電腦,忙得不亦樂乎。在招呼記者時,十一娘擺出十足的東道主架勢,笑著說:這可是我的地盤,我的地盤我做主!

只知夾菜給老婆孩子的人不值得交朋友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親的大千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張心慶:我很愛他,他心中有大愛。他曾說,吃飯時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如果一個人只知道給妻子兒女夾菜,說明他心中只有自己的小家,不知道愛世人,這種人沒有可取的地方,不值得交朋友;如果他對朋友都很熱情,這樣的人懂得大愛,值得交往。他對祖母的孝順我至今記憶猶新,比如,他給祖母梳頭、洗腳、剪指甲,一口一口地喂祖母吃藥。他對哥哥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更好,對嫂嫂比對自己的老婆更好。爸爸很寬容,對自己非常自信,在他眼裡,反正他能養活我們,沒什麼好擔心的。或許,這也是他作為一個父親的“缺點”吧。不過,雖然爸爸對我們“放任自流”,但是,我們這些孩子沒有一個人走歪門邪道。而且,當年留在國內的子女,失去了爸爸的庇護,也都各有各的造詣。我想,這可能是爸爸潛移默化的影響吧。

再窮也不能將國寶賣給外國人

  記者:大千先生當年遠去海外,根據你的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張心慶:說到出國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很直接,因為那時候整個家族的生計主要由他來承擔,爸爸跟我說:“我不出去掙錢你們吃什麼,拿什麼來養活一家人啊?”爸爸一生沒有留下什麼豪言壯語,但他的行為無疑是愛國的。1956年,爸爸準備移居巴西時,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但他還是將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和北宋劉道士的《萬壑鬆風圖》三幅珍貴的古畫,以極低的價格全部“半送半賣”給了祖國。當時,這件事情是周恩來總理委托鄭振鐸辦理的。雖然,當時美國欲出高價購買,但爸爸沒同意,他說,“這三幅古畫是中國的珍寶,不能流入外國人手中。我不能讓後人譴責,我雖不能流芳千古,但絕不能做遺臭萬年的事。”

“土匪軍師”只“劫”古詩詞

  記者:大千先生一生充滿傳奇,一度出家為僧,曾被土匪抓上山當了百日土匪軍師……這些他有沒有跟你說起過?

  張心慶:被迫在土匪那裡當了一段時間的文書,爸爸曾跟我說起過這件事。爸爸不僅畫畫得好,詩詞也寫得非常好,但你們可能不知道,他的詩詞是在當“土匪”的時候學的。有一次,土匪們到一戶大地主家抄家,按照土匪的行規,每個人都必須搶到東西回去。於是,爸爸就從地主家裡“偷”了一本古詩詞。爸爸告訴我,他的詩詞就是那個時候學的。

  記者:前幾年有部關於大千先生的電視劇,好像遭到你們的強烈反對?

  張心慶:千萬別說那部電視劇,說起來我就火大,簡直是惡搞我爸爸。我覺得,關於爸爸的電影或電視劇要搞就搞正統的,不能不顧事實搞戲說的那一套,對演員的要求也會比較高,那可不是粘幾根胡子的事情。至於我即將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新書《我的父親張大千》,寫的都只是我眼中的父親,如果真要把我們家的事情寫出來,我敢說,那比《大宅門》還“大宅門”,從爺爺奶奶再到我們這一代,就已經橫跨三個世紀了。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題:國畫大師張大千曾給土匪當軍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