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亞洲民族主義與區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12-08-21 09:02:07  


 
  和中國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義方面越來越表現為動員型。和其它很多發達國家一樣,日本的大眾民主越來越難以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政府。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為借口,用民粹主義政治方式動員著民間存在著的民族主義資源。結果,犧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國家的關係,尤其是和其鄰國中國、韓國的關係。這種現象從小泉純一郎以來從沒有間斷過。日本現在的情形是,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無論是中央政治人物還是地方政治人物,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有很大的勢力訴諸於民族主義。較之中國,日本民族主義具有更大的動力。而日本民族主義的勃興,又必然刺激中國和韓國民族主義。在大眾民主和民族主義的關係方面,韓國也與日本類似,即政府越弱,越會訴諸於民族主義。

  在和中國的關係上,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民族主義也在上升過程之中。與中國相比,這些是發展中的小國家,同時這些國家的政府也遠較中國政府弱。這些國家的政府因此需要動員民族主義來獲取政府的合法性,在緩解國內各方面矛盾的同時,往往損害和中國的關係。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針對中國的民族主義,往往把另一個大國即美國也牽涉在內,而美國出於其對地緣政治的需要,往往對這些國家的民族主義推波助瀾。這更增加了這些國家民族主義的國際複雜性。

  在全球化狀態下,各國政府趨向弱化,一些政府比另一些政府弱化得更快一些。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儘管理論上說還是一個主權國家時代,但主權國家的政府已經很難像在傳統上那樣,控制自己管轄下的人口。同時,民間社會的力量則在迅速增長,社會角色具備各種能力,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過,民間民族主義能夠導致國家間的糾紛和衝突,但民間是沒有能力來解決他們所製造的國際糾紛和衝突的,最終還是要求助於主權國家政府。因此,主權國家政府之間更需要合作,更需要用理性來處理各自的民族主義,而不是不負責任地為了私利去動員民族主義,簡單地把責任推給其它國家,尤其是他們眼中的一個“大”、“強”和“非民主”的中國政府。

  無論就歷史經驗和現實挑戰來說,如何應付客觀存在的民族主義,對各國政府都是個艱難的任務。一旦民族主義超出控制和管理的水平,強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被各國國內的激進政治力量所挾持,再而挾持整個政權,從而使得民族主義走上導致國家間衝突甚至戰爭的不歸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