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慧來:中國政改難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2-08-26 09:48:05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訊/“從本質上講,政改就是一場革命。中共能否與既得利益集團做一切割,以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氣來推進政改,決定著未來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周慧來的文章“中國政改難在哪裡?”如是說,詳論如下:

  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關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題日漸增多。從7月23日省部級幹部專題培訓班到北戴河會議,從《人民日報》系列評論到薄穀開來受審,中國推進政改大戲的可能性再次進入世人的視野。特別是被視為十八大政治報告簡略版的胡錦濤“7.23講話”,明確釋放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信號,讓人對中共十八大之後的政改增加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然而,從歷史以及政治與社會生態來看,中國政改前景並不樂觀。

政改需要重建民眾信任

  雖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但政改的推進離不開民眾的認可、支持和參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兩會後記者招待會上說:任何一項改革必須有人民的覺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可見,他對民眾在政改進程中所扮演角色和作用的重視。而從邏輯上講,要爭取民眾的積極參與,首先須建立起民眾對政改的信任。

  歷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兩千多年前,為在秦國實施變法,商鞅派人把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放在鬧市中,下令說:“誰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去,就獎賞十金。”老百姓紛紛來看,但都抱懷疑的態度,無人去搬。商鞅把賞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有一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扛起木頭,搬到北門。商鞅如數地兌現了獎金,大家這才相信:商鞅令出必行!

  從現實中看,要讓中國民眾相信政改“言行一致”有些困難。其一,早在1980年,中國就提出政治體制改革,1986年甚至邁出了象徵性的步伐,而中共十三大之前,更是成立了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機構和領導小組。但最終,政改仍然不了了之。以此為鏡,今天中國民眾會相信十八大之後的政改能走出“雷聲大、雨點小”的歷史路徑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