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要防止中國製造業出現“未強先衰”

http://www.CRNTT.com   2012-09-07 08:42:40  


 
  文章指出,導致中國製造業“未強先衰”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位置的還是成本問題。在勞動成本上,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和最低工資標準的不斷提高,製造業的勞動成本成為眾多企業難以承受之重。最近幾年,中國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幾乎都是以平均20%的高速在提高,在企業利潤水平提高緩慢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工資的提高就必然會加劇生產的困難。匯率的持續攀升則是中國製造業的另一個對頭。自2005年實行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上升了20%以上,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匯率的上升將侵蝕企業本已微薄的利潤。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製造業企業與商業銀行、房地產企業等暴利行業存在過大的利潤差距,這就進一步加劇中國製造業出現“空心化”的趨勢。持續攀升的財務成本,使得大多數製造企業成了為銀行打工的角色。而房地產業的暴利,更是加劇了逐利資本從實體經濟向虛擬資產的轉移。放棄實體經濟而追逐炒房、炒金甚至放高利貸性質的“炒錢”,正在成為許多製造業中心地區的流行風尚。

  因此,要遏制中國製造業“未強先衰”的趨勢,必須多管齊下。首先,在減輕製造業負擔上採取實際有效的有力措施,擴大企業的盈利空間。在經濟困難時期,有必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承受能力,不能簡單地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等同於單純地漲工資,要將工資的上漲與企業效益提高掛鈎;其次,扭轉人民幣匯率單邊上升的趨勢,擴大匯率波動的範圍,盡快形成反映市場供需的匯率形成機制;再次,有必要盡快實行全面的減稅政策,摘掉企業稅負沉重的帽子,只有企業效益提高了,才能實現稅收長遠持續地增長,絕不能走“竭澤而漁”的路子。

  最後,破除銀行壟斷,允許民間資本參股甚至設立銀行機構,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減輕企業的財務成本。必須下決心遏制房地產泡沫,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投資實業。只有如此,中國的製造業才能重振雄風,“未強先衰”的悲劇才不會上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