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輿論當然要聚焦“教授打人”

http://www.CRNTT.com   2012-09-21 11:39:41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訊/北航教授韓德強近日在抗議日本遊行隊伍中動手打了一位老人,並稱,被打者“是漢奸”。此事頓時成為網絡熱門事件。此間知名人士司馬南撰文《輿論不必聚焦“教授打人”》,“強烈建議”“社會輿論不要在韓教授與那位老先生情緒化衝突之間浪費太多精力”雲雲(詳見鏈接)。對此,華商報今天登載王學進的文章《輿論當然要聚焦“教授打人”》指出,輿論必須聚焦“教授打人”事件,因為這並非是一場“情緒化衝突”,而是事關倫理道德、價值觀點、法制觀念的衝突。王文詳論如下:

  20日的《環球時報》上,司馬南撰文《輿論不必聚焦“教授打人”》,文章稱:“知名教授韓德強近日在抗議日本遊行隊伍中先動手打了一位老人。此事頓時成了網絡熱門事件。韓德強對此回應稱,被打者‘是漢奸’,‘是不講理的人’,在遊行隊伍中‘造謠、誹謗、污蔑,破壞中國人民團結’。”司馬先生對韓教授和被打老者各打四十大板,稱韓打人肯定不對,繼而又說,老人在特殊場合的謾罵,同樣不足以稱道。然後以息事寧人的口氣勸誡媒體:媒體應引導輿論,不要在韓教授與那位老先生情緒化衝突之間浪費太多精力。

  恕我不同意司馬先生的高論,正好相反,我認為輿論必須聚焦“教授打人”事件。為什麼?因為這並非是一場“情緒化衝突”,而是事關倫理道德、價值觀點、法制觀念的衝突,其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既重大又深刻,哪像司馬先生輕描淡寫說的那樣,只是情緒失控後的偶發事件。

  從韓教授19日在微博上發表的聲明看,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打錯了,而是情緒激昂、態度強硬地聲明:今後如果在遊行隊伍中遇到這樣的漢奸,該出手時我還會出手!犯了法的,我認罪伏法,但絕不認錯。

  咱先不說,你一個年輕教授對一位8旬老人報以老拳,有違人倫底線,突破了國人向來奉為圭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訓。你韓教授又不是法官,在未經法院審判的情況下,憑什麼僅因對方觀點與自己不同,就指認老人為“漢奸”,而且要用暴力對其實施制裁?

  更何況,老人只是對遊行隊伍中出現的現象發表了不同意見,即便言論失妥,那也是屬於言論自由範圍內的事,可以爭論,但不能因為對方的價值觀與己不同,就要強迫他認同自己的價值觀,如若不然,就要訴諸暴力。以韓教授的淵博學識,不可能不知道伏爾泰的名言:我雖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即便你韓教授不同意老人的觀點,但你無權不讓老人說話。

  這些問題難道不該拿到媒體上好好辯辯嗎?事關普遍價值觀和法律常識,這些問題並不像“打人是不對的”這樣的常識那麼簡單,而是非常有討論的必要,司馬先生焉能說“輿論不必聚焦‘教授打人’”呢?問題是韓教授至今連“打人是不對的”這樣的公理都不認可,這就更加有“聚焦”的必要了。

  說實話,讀完韓教授的聲明,我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那種動輒給人戴帽子、打棍子的話語方式,一字一句都離不了“造謠、誹謗、污蔑”,再就是真理在握、舍我其誰的豪邁氣概和死不認錯的強權邏輯,大有文革遺風的味道。通篇博文中散發的那種霸氣、戾氣甚至匪氣,可以說,與當日北京的大遊行中出現的破壞行為有某種淵源關係。此種戾氣、匪氣不除,則暴力愛國的行為就無法避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