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謝長廷的大陸之行

http://www.CRNTT.com   2012-10-10 09:11:44  


 
謝長廷是否言行如一尚須觀察

  就像2005年當兩岸關係緊張,北京通過《反國家分裂法》之後,國、親、新三黨主席,連、宋、郁相繼前往北京訪問,為兩岸關係打開了新的局面一樣,今天的謝長廷前往大陸參訪,如果不只是出於權謀的算計,不只是展現他個人理性的一面,而且也預示著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將會與時俱進,以漸進的方式做出理性務實的調整,這對台灣、對兩岸都勿寧是好事一樁。但這會不會是太過一廂情願,好得讓人不敢相信(too good to be true)?

  謝長廷現在無官、無職一身輕,如果今後他還要和蔡英文及蘇貞昌從事黨內競爭,和國民黨繼續進行選舉鬥爭,打中國牌是目前看來最合理的算計,至少行前謝長廷就說過,不能讓國民黨獨占與中共交往的機會,民進黨也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謝長廷或許想先搶得頭香,占據戰略高地,雖然這其中當然有很多的風險,但高風險帶來高報酬的鐵律,確實會讓許多只有權力及政治邏輯,為了爭取勝利的政客以為,這或許是個值得冒的風險。

  對於謝長廷的大陸之行,國民黨最好的做法應是不要妄加評論,表面樂觀其成,但要私下分析其中利弊及其大陸政策走向,挑起民進黨內部的權力鬥爭。畢竟如果民進黨也能理性面對中國崛起、正確處理兩岸關係,甚或放棄其不切實際的分離主義主張,解構台灣民眾對它的不信任感,國民黨不能再獨占兩岸關係的利基,此時的國民黨將面臨新的挑戰。國民黨恐怕要不斷口語傳播,除非民進黨公開放棄台獨主張,今天的一切動作都只是策略的調整,並非本質的轉變,不可輕信。

  在共產黨方面,要期望謝長廷的到訪形成擴散效應,造成綠營的中國熱可能並不實際,如果可以促成民進黨以更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中國大陸,調整其分離主義幻想則將會是重大成就,但要在短期內有此效果可能期望值仍然高了一些。最不濟的話,如果能造成民進黨的分裂,削弱民進黨的力量和社會基礎,這倒也不錯。另外,如果能夠因此在台灣社會形成一種不排斥統一的氛圍,或使國民黨為了自救而採取進一步傾向統一的行動,這將也會是一大收獲。

  謝長廷此行是否意味著一種突破目前仍然言之過早。如果民進黨不能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調整其逢中必反、分離主義立場和政策,民進黨將來仍然得在全國總統大選中面對不安的選民,質疑其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如果謝長廷返台後又是另外一套嘴臉和說詞,這將再度顯現出民進黨政治人物缺乏誠信,立場不一,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一貫作風。萬一奇跡出現,謝長廷此行預示著民進黨的改變,這將是台灣內政和兩岸關係的一大重要轉折,但這種事情多半不會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