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改革中的兩槍

http://www.CRNTT.com   2012-10-13 08:05:01  


中國亟需真正的改革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訊/中國亟需真正的改革,不改革,無出路。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GDP靠政府投資拉動,而非民間投資拉動,先富起來的沿海市場化地區經濟走入瓶頸,而大興土木的地區GDP形勢喜人,所有這些現象印證了制度改革的滯後,已經嚴重制約了中國市場化的進程,中國的改革進程。

  10月10日中午,中央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決定簽發於9月23日。決定指出,國務院決定取消171項行政審批項目、調整143項行政審批項目。自2001年行政審批改革全面啟動以來,這是國務院第六次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中央層面十年來共取消和調整了2497項行政審批項目,占原有總數的69.3%。改革以來,一些中央部委的審批權下放,行政審批項目大規模減少,這是進步。

  關鍵是理念的進步,改革的方向符合發展先進生產力、建立公民社會的要求。《撤銷、調整決定》指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採用事後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事項,一律不設前置審批。在抽象條款中,蘊含著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成果,蘊含著未來中國公民社會的雛形,得來殊為不易。堅定地進行改革、堅定地支持改革者,中國才能繼續改革與開放,而不是陷入前現代社會個人崇拜的迷障。

  文章指出,這樣的改革還未觸及核心,遠遠不夠。目前改革的看似取消了千餘項審批項目,但在關鍵項目上推進不力。曾擔任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專家咨詢組成員的周漢華表示,“剩下的30%審批事項才是硬骨頭,且都在核心領域”,“接下來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攻堅克難”。

  以石油行業為例,雖然新舊非公經濟三十六條鼓勵民營資本進入該領域,但只要不向民營油企開放原油進口權,國內石油巨頭以排產權牢牢掌握住民營油企的命脈,中國的民資想要進入石油行業就是一句空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