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美國肯定謝長廷登陸折透的微妙信息

http://www.CRNTT.com   2012-10-20 09:03:52  


 
  但大出美國意料之外的是,後來陳水扁並兌現他向美國人作出的“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諾言(“沒有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的問題”是李登輝的建議),而是走火入魔地陸續拋出“一邊一國論”、“公投入憲”、“廢統終統”、“入聯公投”等“炸彈”,不但令人美國人有“上當受騙”之感,更因為陳水扁的所作所為,踏穿了美國台海政策的底線,尤其是導致台海緊張,使得已在為反恐、伊朗、朝核等問題上焦頭爛額,也需要中國支持的美國,大為失望,與民進黨的關係陷入低潮。

  而在陳水扁下台後,民進黨的新當家人蔡英文、蘇貞昌相對於陳水扁而言,倒是沒有那麼瘋狂,因而美國人被陳水扁壓抑下來的對台灣地區也應實行政黨輪替,尤其是對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的冀望,又再抬頭。實際上,最近一期的《新新聞》就透露,在去年金溥聰訪問美國時,才驀然發覺,美國正在暗中支持已向其表態將與大陸建構“和平穩定架構”的蔡英文,因而才在未有知會國安單位和軍方高階將,及與國民黨競選團隊進行討論評估之下,在美國忽忙拋出“兩岸和平協議”,目的就是要破民進黨的功,不讓蔡英文獨佔兩岸中程協議的先機。

  有此背景,也就可以理解,為何馬啟思會支持謝長廷訪問大陸,並希望民進黨緩和與中共的關係了。馬啟思在與蘇貞昌的密談中是否有此直言,我們不得而知;但從馬啟思“照讀紙條”中所釋放的潛台詞,就是美國並不反對民進黨再次上台,惟先決條件是不能再重演陳水扁破壞兩岸關係的故伎。

  表面上看,美國的此種取態,與其“重返亞洲”,利用台灣作為制衡中國大陸的“太平洋第一島鏈”重要一環的戰略並不相符。其實不然,倘若民進黨再次上台後,仍然採取陳水扁的政策,導致台海形勢緊張,就必然會重演“中美共管台灣”的一幕,反而破了美國自己“利用台灣來制衡中國大陸”的“局”。這就是辯證關係。

  蘇貞昌這個“電燈泡”似乎“閃靈一亮”,看到了這層奧妙。因此,蘇貞昌接掌民進黨主席之後,當即打破民進黨由“立委”出任政策會執行長的歷來慣例,起用了曾經出任“駐美代表”,並曾在“總統”選舉前夕,多次代表蔡英文赴美進行遊說,爭取到美國的暗中支持的吳釗燮出任政策會執行長,並在吳釗燮與美國人溝通之後,不提黨籍“立委”的強烈不滿和反對,毅然下令放棄阻擋“美牛案”過關。另外,蘇貞昌還找來曾經著書批評陳水扁的魯莽做法的劉世忠,出任國際事務部主任。還有,蘇貞昌還打算恢復民進黨駐美代表處。這些,都是要重渡二零零零年前後民進黨與美國的“蜜月期”,爭取得到美國的重新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