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式過馬路:行人等待超忍受極限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11:38:40  


 

  ■ 除“素質差”外,更該反思不合理的制度

  “高素質”外國人在中國的交通管理模式下,也會無視規則,上演“中國式過馬路”

  凡發生闖紅燈的行為,無論是民眾、媒體,都習慣性地歸因於“素質低下,道德滑坡”。這種說法多少有些道理。但如果僅僅光將原因歸咎於中國人素質低、沒道德,卻也並不公正。在外國,幾乎沒個人都遵守交通法規,沒有闖紅燈的。在中國,卻經常可以看到外國人也同樣“入鄉隨俗”,不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亂闖紅燈。

  2010年,在上海,一名外國人因闖紅燈被交警呵斥,一時間《上海最牛交警英文怒斥外國人闖紅燈》的時評紅遍網絡。可見,被公認為素質高的外國人在中國的這種交通管理制度下,也會無視紅燈,來一把“中國式過馬路”。

  “素質論”外,更需反思中國式路權分配理念及交通信號燈設置問題,保障行人利益

  “中國式過馬路”,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的路權分配以及信號燈設置的“無禮”。在西班牙,叉路口的行人路權要高過機動車。根據相關交通法律規定,在交叉路口,只要行人給出一個清楚的手勢或是將一只腳跨入到人行橫道上來表示要通過的意向,機動車就必須停下來讓等待的行人通過。但是有權利便會有責任,如果行人在非人行橫道的地方過馬路或是無視交通信號燈,也會被罰款。正所謂,“文化無高下,制度有優劣”,好的制度,並不一定高素質的保障,卻是高素質的前提。“中國式過馬路”不能一味指責“素質低”,而不顧背後的制度性問題。

  □ 結 語:一項制度,如果不能讓行人自覺退出紅燈之外,不能公平地庇佑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其結果只能是不文明者更猖獗,甚或文明者被“逼良為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