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眾厭惡“拼爹”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2-11-20 14:19:22  


 
  2010年7月1日,《人民日報》登出一篇名為《為二代創建公平的競技場》的文章說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形成了階層差別,換代之際,恰恰形成了一批富二代,官二代,二代農民工……他們有的是背景,我們有的是背影……”

  另一位學者,湖南省委黨校人口研究所研究員豆小紅,也在關注代際關係。讓他自己都感到尷尬的是,同樣是“窮二代”的自己,一路拼搏,讀完了博士,依舊沒有實現上層夢,“每個月工資才3000多,能怎麼辦呢?起點就不公平。”

  在豆小紅的研究中,把二代們的境遇分為:上層、上中層、中層、中下層、下層。

  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父輩是中下層的223名受訪者中,有160人同樣居於中下層;而父輩屬於上層的30人,無一人“墮”入下層,落入中下層的只有2人,落入中層的也只有3人。他的調查似乎佐證了“收入階層固化說”。在“富二代”、“官二代”面前,“窮二代”永遠沒有平等的競技機會。

  有趣的是,在李宏彬和他的同事的調查中,公務人員子女被公務員錄取的比例遠高於其他人員。而且“這些錄取上公務員的大學生成績似乎更差”。這著實讓他吃了一驚。

  對話李宏彬

  給“二代們”公平的競技場

  Q =《中國周刊》 

  A =李宏彬

  二代問題的本質

  Q:我關注到,在這6000多份調查問卷裡,你們並沒有著重關注和研究“富二代”問題,為什麼?

  A:其實問卷涵蓋大量的信息,只是我們發表的文章是有關這個話題的。相對而言,“富二代”問題嚴重性小一點,關鍵是看財富獲得的方式。比如“富二代”的財富是其父輩通過個人能力和努力獲得的,不應該過分干涉。我們不能阻止大家去創造財富,社會最有效率的狀態是讓有能力的並努力的人們獲得應有的回報。

  在我們不完全市場化的時候,權力是值錢的。譬如,孩子要上好的小學,有人需要交30萬,他們不用交就能上。為什麼?這種情況導致的最嚴重問題是,有可能降低社會經濟的效率、帶來社會不公。在法治健全的國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Q:在完全市場經濟狀態下,仇富的心理會不會指向“富二代”?

  A:在市場經濟狀態下,富人做什麼無可厚非。你看像美國的希爾頓集團的繼承人,做很多奇怪的事。在美國沒有人仇她,仇她幹嘛?錢是人家自己的,愛幹什麼幹什麼,無可厚非,如果她觸犯了法律,那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富本身並不是問題,主要看致富的方式,用權力換取財富才是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