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聽嚴校長講“收條子”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0 14:53:29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領導那麼多,孩子都想上好學校,該給哪些孩子留位置,是當好校長的大本事……”此間《中國周刊》昨天登載紀實文章“廣東小學校長講述收條子:赴飯局要察言觀色”:

  小學校長的“條子筆記”

  領導那麼多,孩子都想上好學校,

  該給哪些孩子留位置,是當好校長的大本事。

  中國周刊記者 劉暢北京報道

  作為一所重點小學校長,老嚴每年得花小一半精力,處理領導批來的條子。條子多、位置少,甄別、判斷能力稍有疏忽,就會鑄成大錯。

 一張“條子”的誕生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剛剛處理完那些關係戶的嚴校長,卻並不能輕鬆些許——明年的“條子”已經提前八個月到來了。

  在廣東省一所重點小學當了十多年校長,老嚴也算經驗豐富,看到那催命般的十多張小紙條,他還是倒吸一口冷氣。

  “世上本不該有條子,但走關係的人多了……”老嚴想開個玩笑,可他開不下去了。用他的話講,事情得分兩面看,條子多必然會帶來難以取舍、違背原則的困擾,但同時也說明了學校的辦學實力,而且“學校越好,條子越多”。

  老嚴任職的小學,地處全市最繁華的地段,離市重點初中很近,周圍全是高檔住宅區。雖然是小學,但占地面積比一般的高中大得多,像個大花園。教師都是從各地抽調的優秀老師。一般的小學只能開設一門音樂、美術、藝術課,而這裡光美術課就分為油畫、素描、水彩課多個類別;還有專門的管樂隊,素質教育位居全市前列。

  “一般非富即貴之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來這兒讀書。”說到自己的學校,老嚴還是挺自豪,“名校,依然是名校。”

  從原則上講,所有擁有當地戶口的幼兒園畢業生,都要根據電腦派位的原則,在免入學考試的情況下,按照居住地劃分區域,就近升入附近的小學。老嚴的學校,至少每年有90%以上的學生能夠通過正常途徑入學。 

  因為所處地區的人口流動性大,各所小學還會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預留少量名額,可以免費入學。但這個名額,一般的名校都不會真正用在外來打工子弟身上。

  “我們不可能騰出指標來。”老嚴說,那些指標都要為各種領導的關係留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