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機遇潛力紅利:十八大後的轉型與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1-04 09:25:06  


 
  著力推進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改革

  未來5—10年,由於有著城鎮化釋放的巨大內需潛力,有著轉型與改革的巨大空間,我國將仍然具有許多國家難以比擬的突出優勢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戰略機遇。當前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在於:從城鎮化的規模型擴張轉向人口城鎮化的有序發展,並以制度創新為重點破題人口城鎮化。

  制定國家層面人口城鎮化規劃,明確提出人口城鎮化及其需要的轉型與改革的基本目標。

  用 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使有條件的農民工市民化。從多方面看,“十二五”初步解決有條件農民工市民化的時機成熟、條件具備,且有望在近一兩年發達地區率先取得突破。

  用 5年左右時間,形成人口城鎮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對城鎮常住人口的全覆蓋,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速度明顯加快。通過城鄉一體化的制度安排,人口城鎮化保持1.3—1.5%的增長速度,人口城鎮化率從目前的35%提高到42.5%左右。

  用 8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體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布的空間格局;以人口城鎮化為導向的綜合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到2020年,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55%,初步接近60%左右的名義城鎮化率。

  加快人口城鎮化的制度創新。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重在解開城鄉“二元方程”。

  以落實農民工就業落戶政策為突破口,放開城鄉二元的戶籍限制。主要的建議是:1—2年內實現中小城鎮戶籍制度全面放開,同時加大中小城鎮的財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公共資源配置要更多地向小城鎮傾斜,為小城鎮產業發展和外來人口就業定居創造條件;3—5年內實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戶籍制度基本放開,東部沿海城市可以率先推進;8年內把城市戶口、農村戶口、農民“暫住證”等統一為“居住證”,實現流動人口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統一管理。

  以農民工市民化為突破口,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不斷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把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對常住人口的全覆蓋作為“十二五”的約束性目標,保障農民工無論在什麼地區就業,都能享受到與該地區戶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

  以創新農民工土地制度安排為突破口,統籌推進城鄉土地制度一體化。一方面要盡快剝離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尤其是在農村土地得不到物權保障、不能抵押貸款的情況下,不能硬性要求農民工以放棄土地權利為代價來獲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面要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收益權。在符合城鄉土地規劃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的相關制度安排。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未來5—8年,以人口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以制度創新為重點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