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建立新型政企關係是新一輪改革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3-03-07 08:47:25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二中全會在兩會前召開,為兩會定了調子:什麼調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改革有什麼核心?調整政企關係;什麼關係?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中國企業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表示,調整政企關係,已經列為改革主題,意義重大;事關國家大局,事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途,任務艱巨;事關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的命運,應當認真研究,深化認識。

  改革的實質和主線就是調整政企關係

  文章稱,從35年前揭開序幕,一場波瀾壯闊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一直持續到今天,這場改革的實質和主線就是調整政企關係。

  35年前的中國,還是計劃經濟的一統天下,企業還都只是政府的附屬物或一部分。在擴大企業的自主權、政企分開等一系列行動中開啟了政企關係的革命。

  20年前的1992年,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鼓舞下,掀起了官員群體性下海創辦企業浪潮,“九二派”企業家群體的形成,就是這一階段政企關係的形象化表述。

  10年前的2001年底,以加入WTO為起點,政府開始退出對經濟的主導地位,理念上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政企關係得到進一步調整。

  30多年的政企關係調整,極大激發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讓曾經被僵化政企關係嚴重束縛的企業創造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現代經濟發育狀態下,企業是財富最基本、最重要的創造者,也是經濟發展的主導性力量。持續激發企業的財富創造意願、能量和潛力,是一個經濟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成本紅利”已經終結,“人口紅利”出現拐點的現實條件下,加快推進新一輪改革,通過創造更大的“制度紅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以新型的政企關係進一步激活企業的財富創造力,是實現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雙翻番”的必然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