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百年宋教仁

http://www.CRNTT.com   2013-03-23 11:14:46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號漁父,漢族,湖南桃源人。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唐紹儀內閣的農林部總長,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1913年被暗殺於上海,享年三十二歲。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今年3月20日是著名愛國者、革命先驅宋教仁先生的百年忌日。此間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主辦,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評論頻道承辦的燕山大講堂日前邀請學者遲雲飛、張耀傑、高全喜進行了題為《百年宋教仁》的演講,實錄如下:

  【要點1】宋教仁是孤獨的先驅者,他覺得將來中國革命成功後恰恰有可能是革命黨人自己推行專制獨裁,所以得出不同設計:革命後馬上實行民主憲政,並且實行責任內閣制、政黨內閣制,用這個辦法限制任何個人的專制和獨裁。為此,1911年底孫中山從國外回到中國組織革命政府時他們發生了爭論,宋教仁主張責任內閣制,孫中山主張實行總統制。

  【要點2】宋教仁所設計、追求的憲政理念:第一,中國必須實行憲政,保護人民的自由權和參政權。 第二,重視議會和政黨的作用。第三,主張英國模式:責任內閣和政黨內閣。宋教仁的用議會、和平的手段推行政治主張在推崇武力的時代顯得非常珍貴。

  【要點3】民主憲政的根本東西是自己的定位,自己要不要服從憲法,自己要不要限制自己的權力,而不只是限制別人的權力。這方面不管孫中山、宋教仁、梁啟超還是袁世凱都是不合格的,自己屁股要坐在權力位置上,想著怎麼限制別人,這種思想不是憲政。 

  【要點4】 辛亥百年歷史剛開始的三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911年是革命之年,以武昌革命為代表的革命過程導致了一個傳統的、舊的帝制開始向一個現代國家轉變;1912年是國家構建之年,中國從古典的皇權專制到共和國的演變,比較和平的完成了中國版的“光榮革命”。1913年開始建設國家。但是在那樣一個關鍵時期發生了宋教仁被刺案,使中國現代化國家構建進程發生逆轉。 

  【要點5】 1913年的宋教仁被刺案,標誌著中國從革命到建設現代中國的道路終止了,一個新型的黨國體制逐漸開始孕育。1927年國民黨建立國民黨體制,1949年共產黨建立了共產黨體制。這個道路與宋教仁所主張的國家建設、議會鬥爭、立憲政治、基於民權的政體相違背。即使走過了一百年,這一百年的政治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倒退,終究繞不過宋教仁,還要沿宋教仁的道路再走一遍。 

  【要點6】 如何看待宋教仁案?史學界對宋教仁究竟是袁世凱刺殺還是國民黨力量操控一直有爭論。放在中國政治歷史演變中,釐清這個案子的事實本身並不重要,而當時的政治家如何對待宋教仁案更重要。究竟是以司法的形式、以一個現代國家的法律判決形式追究宋教仁案;還是主觀判斷假定誰殺了宋教仁,無視法律權威,通過武力訴求解決,這個有很重大的意義。

遲雲飛:宋教仁的憲政思想

  丁陽(主持人):歡迎各位來到燕山大講堂!今天子雲出差了,我是騰訊丁陽,客串主持人。3月20日是著名愛國者、革命先驅宋教仁先生的百年忌日。關於宋教仁的研究很不夠,而且宋教仁對中國的貢獻不為民眾所熟知。今天有幸請到三位學者分別是遲雲飛教授、張耀傑先生、高全喜教授分享一下他們對宋教仁的看法。首先有請遲雲飛教授!遲教授是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宋教仁研究專家,今天主要內容談“宋教仁的憲政思想”,有請遲教授!

  遲雲飛:謝謝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一百年前的3月宋教仁被刺,孫中山給他作了一個挽詞:“作民權保障,誰非後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在整個近代歷史上,宋教仁是為中國的民主憲政、為中國實現民主政治所做的努力所做的奮鬥最多的一個人,至少是其中之一。那宋教仁對民主憲政有些什麼樣的設計?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理念?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我的研究,題目就是《宋教仁的憲政思想》。

  憲政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理東西,中國學界對它研究不太充分,一般大眾對它了解更不是很多。當然對這個問題我研究得也並不多,我對憲法學、政治學是外行,但我長期研究宋教仁也研究晚清的預備立憲,對此有自己的一些理解,我先說說。

  什麼是憲政?有憲法的政治,規定這個國家的人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