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州金改仍需持續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3-04-06 08:39:41  


 
  溫州金改仍存三個落差

  文章分析,從一年來媒體對溫州“金改”的關注度由“熱”到“冷”,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一是溫州“金改”是在溫州民間借貸崩盤、企業家跳樓或者跑路等這樣的背景下推出的。溫州人渴望通過“金改”,使溫州金融秩序的“舊貌”能夠迅速換“新顔”,而恰恰溫州的“金改”目前仍然存在三個落差:工作進程與民眾期望的落差、現有服務體系與小微企業需求的落差、民間借貸活躍與監管力量薄弱的落差。二是去年溫州“金改”的框架搭建起來後,受現行的法律法令對“金改”的一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同時,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機構的“玻璃門”、“彈簧門”依然存在,使得“金改”實施過程進展較慢。三是溫州金融改革不是孤立的,只要資金融通是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那麼溫州“金改”最終離不開全國範圍內金融改革這個系統工程,包括金融法律的基礎建設、實質上的利率市場化和機構市場化。一旦單獨推進與全國範圍內金融改革出現衝突或矛盾時,就會制約其“金改”速度乃至目標的實現。比如“金改”的監管權控制在中央,與“金改”配套法律的立法權又在省級以上,單靠溫州市的力量存在極大的推進難度。

  金改仍需持續推進

  文章指出,溫州“金改”要總結一年來的經驗教訓,努力使下一步“金改”實踐能夠更加科學高效、可持續推進。

  第一,要重建溫州社會信用體系。金融改革信用為本。2011年以來的溫州民間借貸崩盤、企業家跳樓或者跑路等現象已經將溫州整個信用基礎、信用體系被大大削弱。溫州改革若想成功,就必須首先要打破過去溫州社會信用惡性循環的怪圈,重建溫州社會信用體系。目前,國內商業銀行也越來越重視提升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問題是對中小企業信用狀況的調查了解比較困難,缺乏權威的征信系統可以參考。有必要通過明確中小企業信用管理主體的分工與協作機制、建立中小企業征信系統、設立社會信用調查和評估等評級機構、採取措施維護和管理信用秩序等手段,為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利條件。

  第二,利率市場化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利率雙軌制的環境下,既要通過“金改”將以小貸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為主的市場部分做大,同時又要提高金融機構利率調整的靈活度,逐步實現利率市場化。將來,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雖然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相對於國有大企業仍然會有更高的風險溢價,但卻會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借貸利率。所以,把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還是能夠為那些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小企業提供更多合法的資金渠道,這些資金渠道在市場競爭的機制下仍然可以為它們降低資金的成本。

  第三,加強溫州“金改”需進一步推動配套改革設計和政策支持。比如小微企業的民間融資離不開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征信服務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支撐。再比如溫州進一步興起村鎮銀行,如何突破大部分股權仍然是由國有商業銀行控制這一門檻,這就有待政策的支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