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後裔 辦學深陷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5-08 12:01:59  


 
榮智豐:讓民辦學校走出改革陣痛

  如果政府真正科學地、積極負責地從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去思考民辦教育的發展,民辦教育就一定有希望。

  首席記者|楊 江

  4月20日,榮氏家族第三代傳人、育才中學董事長榮智豐女士接受了本刊專訪。她溫文爾雅,交談過程中始終沒有談及自己的得失。她說,辦學本來就不是衝著利益而去,民辦學校是公益事業,讓她焦慮的是民辦教育體制改革的問題,把矛盾擺出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充分討論目前存在的問題,為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掃清障礙,促進教育事業發展,造福於民。

  育才中學的矛盾是改革的陣痛

  《新民周刊》:董事會被迫離開學校已長達半年,校管中心接管了育才中學,這會不會影響您辦學的信心?

  榮智豐:我辦學的信心堅定不移。榮家歷代注重人才的培養,捐資辦學,因為教育事業承載著中國未來的希望。從我爺爺開始,在當時的無錫地區一共開設了中小學、大學共10多所,我也正是秉承祖訓才回家鄉投標舉辦育才中學的。榮家在海外有很多資源,我本人受過國外高等教育,也了解國外教育的優勢,有信心有能力辦好教育。

  育才中學的事不能簡單看作是董事會與教師,或者董事會與校管中心之間的矛盾,要看到,這是我們三方共同面臨的體制改革的難題,以我們之間的矛盾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也可以說育才中學的矛盾是改革的陣痛。

  這件事不會影響到我對民辦教育的信心,反倒讓我覺得自己作為連續三屆江蘇省政協委員,更應該與政府、教師一起探討民辦教育的出路,改革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會很激烈,這都正常,關鍵是,我們要團結起來,群策群力,共同攻克它。我相信這場危機也是一個機遇,一旦解決了民辦教育面臨的問題,將極大地促進無錫市的民辦教育事業。

  《新民周刊》:育才中學的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最終表面化,您如何看待這些矛盾?

  榮智豐:處置育才中學的問題,不能將矛盾混淆,要區分開來。廣大教師職工的訴求只是自身的身份與待遇問題,這在民辦學校具有普遍性,我本人非常理解教師們的這種關切,並認為無論是董事會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予以重視。民辦學校不能等同於企業,畢竟首先還是教育事業,教師也不能等同於企業職工,政府部門不能以改革的理由,將民辦學校的教師“甩包袱”,即便民辦性質,基礎教育是法案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教師身份及退休後待遇問題首先還是政府的義務。

  育才中學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有人違規補課甚至違法收受商業賄賂,這些行為也侵害了學生的合法權益,董事會當然要管。董事會自2008年以來一貫依法治校,在理順學校財務管理問題,董事會與學校管理之間的關係上也作出了不少努力。

  問題是,個別人的訴求與教師有著本質區別,當董事會要對學校內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管理時,教師對自身權益的關注被他們利用了。繼而學生被裹挾其中,推到群體性事件的前端。這是讓我最痛心的,不管對董事會有多大的意見,不管對改革有多大的不滿,身為教師不該逼迫或教唆未成年學生離開課堂。

  我很高興地看到現在對民辦學校有《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保護,但法律關鍵還在執行,我希望政府在處理和支持民辦教育方面的問題上能依法行政。

  如何辦好民辦教育

  《新民周刊》:舉辦育才中學已有5年,您對辦好民辦學校有何心得?

  榮智豐:政府必須加深對發展民辦教育的認識,認識的深度決定著政府決策的高度和工作重視的程度。政府要自省是否真正認識了民辦教育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民辦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年大計,教育為先”,這些話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改革也不能搞形式化。要實實在在落實在政府的工作規劃、工作目標中並賦予相應的政策措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