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後裔 辦學深陷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3-05-08 12:01:59  


 
  經費之困

  這幾年,除了一些頂尖的民辦學校,大多數民辦學校不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因為民辦教育機構教師沒有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不到公辦教育機構教師的福利待遇,繳納的是企業職工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還要按照國家財政部規定繳納“企業職工個人所得稅”。經計算,即便民辦教師繳納與公辦教師相同數額的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不足公辦教師的一半。此外,民辦教師的教齡無法計算,導致骨幹教師一邊倒流向公辦學校。

  為此,上海市教委於2008年末發布123號文件,規定民辦學校建立年金制度,在經濟承受能力之內給在職教師繳納補充養老金。只有那些建立並實施年金制度的民辦學校,才有資格向政府申請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

  李聿華表示,永昌學校的教師隊伍僅有3個人有編制,他們都是從公辦學校過來的。對此,永昌學校2010年開始和中國人壽合作,學校出90%,教師個人出10%,人均每年繳納數千元的企業年金(學校按照每位教師在校服務年限、職務和貢獻等不同因素繳納補充養老金,但最高數額不超過最低繳納數的3倍),這不僅可縮小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的退休後待遇差距彌補政策上的缺失,也可更好地留住人才,穩定了民辦教師隊伍。為此,政府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也給民辦以扶持。

  畢竟永昌學校學生的學費(小學生1.2萬元/人/年、初中生1.4萬元/人/年)收入每年只有700多萬,對於有90多名教職員工和各種硬件支出而言是很緊的。“我們只能勉強持平,因公司並不盈利辦學,所以大的項目建設均由永昌公司先期投入。”李聿華說。

  由於永昌學校初中的辦學質量在原盧灣區名列前茅,並入黃浦區後也是如此,因此,區教育局把永昌學校列為“教育質量信得過學校”也給予了不少支持。“我們之前校舍翻修共花費了200多萬,教育局也撥款60多萬維修經費。學校辦學有特色,政府也給予專項扶助資金。”李聿華說。

  徐儉校長主持的上海世外中學倒沒有遇到過經費問題,因為僅靠學費就能應付正常開銷。目前,世外中學有中國教職員工250多人,外籍教師40多人。而世外中學的普通課程學費3萬元/年,初中課程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8萬元/年,雙語班5.8萬元/年,初高中共有400多名學生。“世外2005年完全私立後,老師就沒編制了,師資力量在隨後的兩三年略有下滑,但很快就恢復正常。”徐儉說,一些民辦學校的教師收入比公辦教師高出20%-30%是很正常的。

  世外中學是上海市第一批民辦學校年金單位之一,但在徐儉看來,年金不足以彌補退休後的差距,“這些差距到底怎麼彌補,我們暫時還沒有具體考慮,因為最早的民辦教師退休也要在10年以後。”世外更注重的是教師的長遠發展,每年會拿出五六百萬人民幣做培訓,讓世外自己培養的教師頗具競爭力。

  世外教師的薪資很誘人,但這並不是上海民辦學校的普遍現象。楊月民表示,現在上海民辦教師的薪資比公辦教師差一截。“在上世紀90年代民辦教育機構興盛時期,的確出現過民辦教師薪資待遇略高的現象,當時是為了吸引公辦學校的骨幹教師,還有一些是公辦學校退休教師到民辦學校發揮餘熱。但現在大不如前了。”

  2009年以來,公辦教師薪資增幅明顯,這主要源於2006年9月施行的新《義務教育法》,其中第三十一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對此,國務院於2009年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上海也不例外,公辦教師的薪資逐漸與民辦教師拉開差距。

  此外,由於生育周期造成的適齡人群減少,現在上海的民辦高中和大學普遍存在生源不足的問題。“現在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孩子都還小,所以普遍存在幼兒園和小學入學緊張。”楊月民表示,現在辦得最好的民辦學校普遍在初中,而一旦生育波峰到達高中和大學,民辦高中和大學也許可以從生源不足的辦學困境中擺脫出來。

  特色辦學

  楊月民認為,民辦學校要擺脫目前的困境,還是要從創新轉型著眼,一方面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專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要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關鍵在於師資隊伍和專業品牌建設,上海的民辦教育機構要想成功就要辦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與其他學校同質化競爭,這樣才能保持民辦教育的旺盛生命力。

  李聿華也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永昌學校除了以過硬的教學質量顯示特色以外,還非常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高爾夫、書法、打擊樂、游泳、籃球、機器人、頭腦OM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獲獎頗豐。

  “永昌在金山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學校出資買了20多套高爾夫練習器,上百支球杆,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每年都要去那裡打高爾夫球,每周在金山開設高爾夫課程。”李聿華說,永昌學校是上海唯一的高爾夫學校,高爾夫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禮儀和誠信。此外,學校還出版了學生書法字帖,內容是中小學課文中的古詩詞,去年在上海書展上熱賣。民辦學校要生存發展,唯走“持續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不可。

  上海世外中學從一開始創立就走英語教學特色之路,世外中學畢業的高中生幾乎都去了國外深造,沒了高考這一指揮棒,學校自然沒有升學率的壓力。“現在的問題是,只有高考這一個標準。如果標準可以多元化,民辦學校就有更多機會。”徐儉校長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