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誤認知的困境與中日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5-30 09:49:20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張雲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誤認知的困境與中日關係》指出,在中日雙方關係緊張的今天,冷靜地看待對方很不容易,但是雙方的認知直接會影響到決策並且帶來重大的結果。
 
   在很多人看來,安倍晉三執政以來的半年內,日本正在急速地全面地右傾化,例如安倍晉三本人提出的“侵略定義不定論”,“村山談話不繼承論”,高調推動修改憲法,否認侵略歷史,加強所謂的傳統教育,增加自衛隊軍費等,副首相麻生太郎等四名閣僚加上168名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超過歷年規模,代表新政治勢力的橋下徹發言否認“慰安婦”存在等。

  中國和韓國對日本政治的右傾化和軍國主義複活表示了高度的警惕,連盟國美國也表達了一定程度的憂慮。對日本部分政治家的極其不負責任和混淆黑白的言行,當然要表示憤慨和警覺,需要同這些非正義的成分堅決鬥爭,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於感情化地預測,特別需要注意不要預設日本已經全面右傾化的認知結論。

  認知(perception)是國際關係中極為重要的變量,因為認知是政策判斷的前提。但現實是正確的認知對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因為對方的真實意圖不可能完全知曉,而且會根據現實的情況而不斷變化,這種認知的不完全正確性,不完整性和不確定性就會很容易導致誤認知(misperception)的出現。

  而一旦不正確的認知部分占了主導就會產生負面的“鏡像效應”(mirror-image),即在自己預設的誤認知的框架內“過濾”有關對方的信息(把那些能夠證明自己預設的信息留下,常常無意識地過濾那些同自己的預設相悖的信息的傾向),打個比方有點像在用哈哈鏡照人,而思維的慣性進一步加強了“鏡像效應”的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誤認知則又不斷地被“再生產”的危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