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全球貨幣戰爭中如何做投資(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3-06-04 07:44:57  


 
  全球風險的全景

  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背景通常伴隨著波動性水平不斷上升。我們確定四類風險。集中在日本方面的風險可能並不是最嚴重的。歐洲的尾部風險仍較為明顯。未來幾年政治風險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新興國家的泡沫風險將會增強。我們將確定最易受過熱形勢及其市場突然陷入調整影響的國家。

  日本方面的風險

  導致日元貶值急劇程度超過預期的惡性循環仍完全有可能通過下述步驟成為現實,從而導致日本的風險顯著上升。當前的政策組合將在2013年產生積極效果,但中期來看,這將最快在201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日本的經濟政策可能會顯現出在應對通脹或支持增長方面的局限性。鑒於國際投資者對此種方式失去信心,以及公共債務水平過高,可能對日元構成進一步的下行壓力。特別是這是由於美國從2014年第一季度起逐步退出非常規貨幣政策,導致美國利率逐步上升,這將加劇日元的下行影響,日本央行將考慮部分上調利率。利差交易策略將迅速形成。利率上漲可能會嚴重損害日本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這些銀行對日本政府債券的投資巨大。由於日益鼓勵日本個人減少儲蓄,並因此賣出債券為自身的退休生活提供資金,日本政府債券的下行壓力可能會上升。銀行體系面臨的諸多困境將轉化成信貸狀況趨緊,從而在債券和股票出現調整之後,對消費及個人貧困化產生不利影響。仍有可能在全球層面看到日元盛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短期通看好日本,中期建看空日本。

  美國和歐元區的尾部風險

  最糟糕的是歐元區。在塞浦路斯危機的壓力下,歐洲各國政府再次表明維護歐元區統一的決心。與愛爾蘭和希臘的情況類似,歐洲央行提供的流行性救助,這在說服塞浦路斯政府不要考慮退出歐元區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缺少此種流動性救助,銀行體系將會崩潰,並嚴重危害這個小國的宏觀經濟形勢。正如歐洲央行理事會主席德拉吉數次強調的那樣,歐元區的系統性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歐洲穩定機制-直接貨幣交易框架將在數月內全面運行。這成為應對歐元區國家或任何大型銀行機構破產的安全保障。儘管有此種穩定框架及保持歐元區統一的政治意願,但尾部風險依然明顯。鑒於2013年3月失業率上升至12.1%所體現的宏觀經濟環境惡化,緊縮政策將趨於緩和,這是因為民眾的不滿使政治家的壓力不斷擴大。希臘和意大利的選舉結果折射了這種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西班牙、意大利、法國或希臘的社會環境可能很容易惡化。默克爾和奧朗德在財政政策方向上的意見分歧,可能成為歐元區保持統一的制度障礙。銀行業聯盟計劃可能受到危及,銀行業體系的穩定性可能依然脆弱。此種風險依然存在,原因是歐洲央行不會對歐元升值的不利局面採取干預措施。由此導致競爭力喪失,加之緊縮政策延續,這些肯定會扼殺經濟復甦的希望。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促使歐元區某個國家退出歐元區,由此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這是為什麼我們建議在短期內做空日本風險(通過購買提供保護的信用違約互換)並在中期內看多日本風險。

  美國方面,政府將在今年夏季之前獲得資金。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談判的截止日期已經被推遲到2013年5月19日,此後一兩個月可能會實施臨時融資措施,政府資金來源獲得保障的時間最長將延續到2013年9月。同時兩極化非常嚴重的國會極有可能無法就穩定美國債務達成兩黨一致同意的解決方案。但是我們仍認為出現政府關門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這將嚴重損害美國經濟。但是美國債務評級再次下調的風險依然很高。

  全球政治風險

  近期地區政治環境明顯帶有全球政治風險不斷上升的特點。從美國選舉、歐元區分裂、南美保護主義抬頭到亞太地區領土主權衝突不斷,政治風險水平創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高。政治風險包括幾個方面。戰爭風險、恐怖主義風險、叛亂風險、罷工風險,這些風險是最顯而易見的風險,主要存在於非洲和中東。近期南美的國有化、保護主義措施、沒收等政治干預頻繁增多,主要原因是政府向全體民眾重新分配經濟蓬勃發展利益的意願增強。主權違約風險目前主導歐洲政治議程。法律和監管風險可能與新形式的保護主義有關。受到國際社會譴責的與洗錢和恐怖主義有關的外匯轉移風險耗費了國際銀行數十億美元。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趨於穩定有關的好轉跡象,但全球政治風險仍居歷史高位。

  新興國家的泡沫風險

  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背景形成了數波受到新興國家更高回報吸引的熱錢湧入。印尼(房地產泡沫)、泰國(消費貸款泡沫)、菲律賓(房地產泡沫)和馬來西亞(個人債務泡沫)等一些國家出現不同的泡沫情況。新興經濟體將不得不採取資本控制措施,避免其經濟動蕩。為確定泡沫形式及泡沫破裂的任何可能性,我們提出建立全球層面熱潮期和恐慌期的指標。該指標表明標準差和DataStream全球股價指數(涵蓋所有行業)增長的平均相關性。該指數趨同於1時,表示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升高,這是因為指數回報以類似於波動性的方式上升。該指數在1附近保持穩定時,表示處於投資熱潮期,產生較高回報,但也形成泡沫。該指數在-1附近保持穩定時,全球投資者隨著波動性的不斷上升進行拋售,表明風險規避情緒非常濃厚。我們對新興國家的特定部分進行同樣的計算,並計算出與全球指數的差距,從而確定情緒最活躍的地區。東南亞實際上是信心最強的地區。這意味著該地區的前景非常樂觀,但泡沫可能性也更高。不過該地區的熱情目前似乎還未達到歷史高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