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生:土地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抓手

http://www.CRNTT.com   2013-07-03 08:29:42  


 
  問:土地改革如果順利開展,是否會帶來農業現代化的良好基礎?未來能否推廣農場經營模式?

  華生:除了“人的城鎮化”外,土地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命題是實現農村的現代化。現在很多人提出,中國農村應該搞家庭農場,實現農業現代化。這一觀點沒有看到中國的現實:絕大部分地方搞不了家庭或專業農場,多數農村的出路是搞專業農戶。

  歐美國家地廣人稀,一個家庭的農場面積動輒上千畝,這在中國是很難想像的,即使八成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這要求城鎮化率達到90%,實際很難),中國農村的戶均耕地面積也僅有30畝左右。如果要達到歐美國家那樣千畝土地的農場經營,那麼中國的農民將只能剩下幾百萬人,這是完全不現實的。因此中國只能像日韓等國一樣推廣專業農戶模式,土地比目前更加集中一些,以戶為單位精耕細作。

  中國進入城鎮化的歷史階段,應抓住時機,不能錯失。目前國土部正在進行調研和規劃,這些工作應基於市場導向,出台差別化的土地政策,為國家的城鎮化目標服務。

  土地改革的核心是要為人的城鎮化服務。土地改革最重要的是在制度設計上把地方政府申請用地指標和安置人口的指標相掛鈎。

  在現行的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開發商、投資投機購房者和城郊拆遷戶四類利益主體賺了錢。應該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的設計,把這四大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調整出來,反哺到外來人口身上。

  土地改革並不意味著未來農業發展要走農場模式,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只能以專業農戶為發展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