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中須與日即將出現的長期政權打交道

http://www.CRNTT.com   2013-07-08 09:17:26  


 
  簡言之,幾個月前人們預測的自民-維新會聯合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現,但是參議院將結束在野黨多數而眾議院執政黨多數的“扭曲國會”現象。在參議院改選的121個議席當中,只要63個議席被自民和公明兩黨獲得,將在參議院中占多數(如果自民黨獲得72個議席則單獨過半數),在野黨的政治影響力將進一步減少,特別是前執政黨民主黨。

  對於很多中國戰略家來說,他們擔心的問題是長期執政的安倍晉三,會不會在參議院選舉後顯露保守右翼政客的原形,肆無忌憚地在歷史、領土問題上對華強硬,那樣中日關係不僅不會改善,反而可能更加惡化。這種擔憂不是沒有根據,畢竟安倍晉三去年當選的部分原因正是靠批評民主黨政府外交軟弱,今年以來在歷史、領土、軍費開支等問題上的態度引起了人們的警覺。但是需要注意避免過度的擔憂而削減政策選項或者限制政策創新的空間,對於安倍長期政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需要準確地定位。

  首先,安倍晉三雖然保守右傾,但國內民眾的關注度高度集中在經濟領域,即使他有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採取積極修正主義的意圖,這種意圖也必然受到經濟景氣恢復與否的限制。《日本經濟新聞》5月底的輿論調查顯示,日本參議院選舉投票時重視的順序為經濟景氣對策(57%),社會保障(39%),外交防衛(26%),原子能政策(23%),消費稅增稅(21%),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20%),修憲僅為18%。在被問及是否同意修改憲法條件96條,反對41%,贊成34%;支持重啟核電站30%,反對52%。結果,我們看到的是安倍政府在6月下旬發表的參議院選舉政權公約中,避免直接寫入96條和核電站內容。

  儘管自民黨的支持率仍然很高地維持在66%,也有47%表示將在參議院選舉中投票給自民黨,對於“安倍經濟學”也有期待,但是對於效果是否可持續,43%認為不可持續,36%則認為可以,足以說明日本國民對安倍經濟改革信心並不足。這在客觀上牽制了安倍在政治上右傾的傾向。

  第二,日本國民對於政治和安倍晉三的期待集中體現在經濟上,而不在政治上過度的右傾造成注意力分散和外交僵局。事實上,過去半年裡日本出現的政治右傾化傾向,不僅沒有造成修正主義歷史觀得到認同或者憲法修改更加容易,相反這些鬧劇的結果使修憲變得更加困難,這可能是安倍等沒有預料到的,但也反映出日本國民在政治上並不希望看見極端勢力的上台。

  日本維新會的橋本右翼發言得到了民意的懲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曾經被認為將代替民主黨下台後的新政治勢力的維新會,在短時間內不大可能受歡迎,客觀結果是主張修憲的政治勢力縮小。雖然民眾對於憲法修改有較強的呼聲,但是對於修改什麼,怎麼修改並沒有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先放寬修改憲法的手續條款96條的做法,引起國民的普遍反感。現在的結果不是修憲更容易了,而是更難了,中國不應忽視日本國內存在著的強大的中庸傾向,以及民意對政治家可能濫用權力的懷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