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被誤解的中非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7-08 09:42:56  


 
  “全都是為了石油”

  沒錯,非洲的自然資源對中國來說很重要。據美國獨立智囊機構對外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介紹,中國約三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不過,中國在非投資的多元化程度要遠遠超過有些人所說的水平。

  旨在促進國際合作的非營利組織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提供的信息顯示,2009年,在中國對非洲的直接外商投資中,只有約29%進入了采掘領域。而同年,采掘業投資占美國對非洲直接外商投資的60%左右。同時,中國在非洲製造業以及就業方面投入的資金都超過了美國——而上周末,奧巴馬總統還以在非洲建廠不足為由對中國指指點點。

  “初來乍到”

  雖然十年來中非貿易有了長足發展,但中國和非洲的往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雙方在當代的關係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也就是大陸和台灣競相爭取國際社會認可之際。非洲國家紛紛獨立,而且占據了聯合國約四分之一的成員國席位,大陸方面迫切希望通過對外建立發展型關係讓台灣陷入孤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中國學者黛博拉•布勞蒂甘認為,“一個中國”政策一直在左右著中國對非洲的投資。援助主要是一種外交手段,和中國保持外交關係的所有非洲國家都得到了中國的發展援助(奇怪的是,這還包括南非這樣人均GDP高於中國的國家)。援助是中非歷史和外交寫照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用於謀取非洲資源的伎倆。

  “非洲可以收買嗎?它已經被中國收買了。”

  可能有人認為中國不懷好意,覺得中國為了殖民非洲而正在搜集非洲各國的資源。讀了某些報告後,人們可能會覺得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對此我要說兩點。

  首先,經常有人對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大肆添枝加葉,但就是找不到真憑實據。中國政府一直沒有公布對非洲的援助數字,兩家主要對非貸款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im Bank)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aChina Development bank)也無數據可循。大多數估算都偏高,原因是重複統計以及涵蓋範圍過廣,將所有政府出資的經濟活動都歸類為“援助”。布勞蒂甘指出,專門提供援助數據的組織AidData估算中國對非援助約為750億美元(4,597.5億元人民幣),這個外界廣泛引用的數字簡直是無稽之談。

  除了人們可能誇大中國對非援助數字以外,布勞蒂甘在2010年曾經撰文指出,美國向非洲輸送的官方資金超過中國。此外,美國審計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提供的2007-2011年數據顯示,美國對非洲的直接外商投資也多於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