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被誤解的中非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7-08 09:42:56  


 
  其次,從組織方面看,中國在非洲的援助和投資活動存在信息交流不暢的問題。這撥人往往不知道那撥人在幹什麼。中國的這些援助和投資活動小而分散,缺乏統一性,在政策上也不進行協調。換句話說,中國並沒有在用醫院換非洲的礦權。

  當然,這並不是說應將中國在非洲的所做作為都視為善舉——其實根本無法對此進行總結。中非之間的互動多種多樣,其中既包括中國承諾在非洲各地修建幾十家瘧疾診所,也有中國經理向舉行抗議活動的贊比亞礦工開火。中國在非洲有許多張不同的面孔。“眾叛親離者的靠山”

  其中一個面孔是專制政權的靠山。中國政府素以支持西方不會接觸的專制政府而聞名。中方提倡“不干涉”政策,以此表明自己和非洲國家的內部事務毫無瓜葛。不干涉言不符實——雖然可以宣稱中立,但投資總是支持和保護精英階層,同時讓他們變得富有。

  西方國家也應謹慎,以免採用雙重標準。正如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其文件中指出的那樣,作為專制的一黨制國家,埃塞俄比亞不僅得到了西方援助,還把這些援助當做統治工具——不同政見者和黨外人士都不會獲得援助。

  就算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IMF等西方出資人把“善政善治”作為貸款條件,來自西方的貿易和投資依然我行我素。除非有官方制裁,否則歐美商業銀行就會向有利可圖的領域提供貸款,這些貸款可不會和借款人的良好行為掛鈎。

  “貧困無助的非洲人”

  非洲人並沒有任人宰割。很多情況下,他們的角色是經驗豐富的經紀人,在和中國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獲利匪淺。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精明地讓其他人相互爭鬥。舉例來說,安哥拉資源豐富,那裡的國際競爭很激烈。安哥拉總統就曾對中國領導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你們並不是我們唯一的朋友。”

  有時,非洲國家可能也會處於劣勢——但更多情況下它們似乎只是被新生意的規模給鎮住了。正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最近指出的那樣,非洲國家的法規也許能保護勞動者和環境,但它們的政府往往過於弱小,因而無法落實這些法規。毫無疑問,一些中國經營者利用了這一點,而這樣的行為有時會引發暴力衝突,就像去年的加納非法采礦事件那樣。

  雖然有人擔心中國政府會惹惱當地人,但並沒有數據表明非洲人正越來越敵視外國人。中國公司不招收非洲員工的報道看來毫無根據。雖然不經常進行大規模民意調查,但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Center Research)在2007年進行的調查表明,一系列非洲國家,包括科特迪瓦、馬里、肯尼亞、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和埃塞俄比亞,都對中國政府態度友善,持這種觀點的受訪者所占的比例從67%到92%不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