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已步入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期

http://www.CRNTT.com   2013-08-13 08:32:21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3年二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5%,低於一季度7.7%的增幅,上半年平均增幅為7.6%,明顯偏離了多年來的季度增長態勢。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轉換呈現哪些基本特征?增長階段轉換期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中國能否幸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經濟時報日前就此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第一研究室主任陳昌盛。文章內容如下。

  問: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逐步下降,已經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陳昌盛: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從中長期角度具體表現在4個方面:

  第一,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儲蓄率和投資率呈下降態勢。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育意願逐步降低,加上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作用,中國人口呈現“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特點。國際經驗表明,投資率的峰值期與經濟增速的峰值期基本同步。

  第二,現成可利用的技術空間縮小。追趕國家之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走完先行國家多年走過的道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利用現成的先進技術和制度,以推進其全要素生產率快速提升。當快速追趕學習期結束,技術上快速跨越的步伐將明顯放緩,表現為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下降。

  第三,工業化特征的內需增長空間逐步變小。經驗證明,當人均GDP達到11000國際元左右時,主要工業品生產的峰值也將同時出現,而且城市化率增速趨於放緩。根據這一規律和中國現有人均重要工業產品水平推算,鋼鐵、水泥、房屋建築、汽車產量的絕對峰值或增速峰值會自2015年後逐步出現。

  第四,出口增長速度會有所放慢。一方面,隨著中國出口產品進一步升級,競爭對手將更加強大,錯位競爭將變為同質競爭,搶占國際市場空間的難度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傳統出口優勢來自新興國家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加上危機後全球經濟進入相對低速增長期,這都將使中國出口增速逐漸放緩,預計原來超過20%的年均增長將下降到10%左右,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趨於減弱。

  問:30多年來,中國經濟是典型的追趕型經濟,以歷史經驗看,追趕型經濟在經歷高速增長期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