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金融大軍登陸大陸搶商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8-22 09:15:54  


 
彼岸金融商場如戰場

  中國的城市化、老齡化與中產階層的增加等因素都會提升對金融商品的需求,加上不斷深化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市場未來將呈現更為多元的風貌,並逐步與世界接軌。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預估,中國有可能分別在2015年與2020年成為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銀行業務與人壽保險市場,而高盛投資公司也看好中國在2030年躍升為全球第一大股票市場。

  雖然台灣過去十多年來因政治因素,未能搶先其他外商公司,提前一步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但台灣並沒有因此而輸在起跑點上。以銀行業來說,2011年外商銀行僅佔中國存放款總額不到2%,這與一般外商銀行在開發中國家占50%的存放款總額有相當大的落差。

  再則,以中國在本次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對台灣大幅度讓步來看,這無疑也彌補了台灣金融較晚進入中國市場的遺憾。另外,台灣過去數十年來,累積不少對中小企業貸款與對農漁民貸款的經驗,這剛好也符合中國目前正尋求改善對民營企業與廣大村鎮居民金融服務的需要。

  雖然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將可為台灣金融業帶來許多商機,但機會與挑戰總是並存的。第一,在中國的台商將是台灣金融業者短期內最主要的客戶來源,但台灣金融業者若沒有更寬廣的策略,僅將過去在台灣的經營模式複制到對岸,則極有可能將台灣低價競爭模式移往中國,而非借此深入中國市場,並進一步邁向國際化;第二,中國金融相關法規仍未臻完善,許多金融市場資訊不夠透明,這將增加台灣業者深耕中國市場的困難度;第三,雖然外商金融公司尚未奪得中國的大塊市場,但畢竟進入當地市場較台灣早,且外商公司擁有更龐大的財務資源與極高的國際知名度,這是台灣所望塵莫及的優勢。

  最後,台灣金融業也可能繼製造業後,大量輸出相關人才至中國,迎接更艱巨的挑戰。由於主要戰場已轉向中國,在中國的外商銀行將會需要更多的台灣金融業人才,借其相似語言文化的優勢與豐富的專業金融經驗,協助拓展中國市場,而中國金融企業也在快速發展中,這也可能吸引更多台灣金融人才至中國本地金融公司尋找新舞台。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為台灣金融業者大開進軍中國市場的方便之門,但台灣若不能確實把握機會,加速布局,或尋求合作契機,未來極可能遭受被中國或其他外國金融機構收購的命運。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來源:2013年08月21日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