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周其仁:改革的力量不會停

http://www.CRNTT.com   2013-09-13 09:34:24  


 
  土地問題的改革邏輯

  農業社會的主要問題是糧食問題,所以要找到土地怎麼跟勞動力結合以產出更多的糧食,這個問題農村改革基本解決了,剩下的是怎麼加強科學技術、加管理、擴大經營規模來支撐後發展。

  但城市化一起來就遇到了新問題。土地被城市、被工業利用,它產生的價值會更高,於是,這塊地是種糧食,還是搞工業、搞城市,在市場上有不同的價。這些年我們最大的衝突就是這個衝突。

  新的機會來了,經濟開始“聚”,“聚”到一個地方就會提高相對價,這是城市的魅力。城裡人聚在一起,分工變細,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率,這是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閥門,像物理力量一樣,你只要適應它,允許人們自由流動和積聚,就可以釋放它的潛能。相對聚起來,繼而產生分工,然後就產生知識的流動、信息的流動,經濟結構就豐富起來了。於是就需要有些土地從農業用途轉成城市用途,就這麼簡單的一個經濟活動,跟我們過去的體制就發生了衝突。

  過去多少年都是國家控制所有經濟活動,一塊地要轉成工業、城市用途,就先要國有化,把這塊地征成國家的,然後由政府把這塊地向市場拍賣。這個體制也是逐步形成的,在此之前土地都不能流轉,1988年之前,土地買賣和租賃是要入刑法的。後來啟動修憲,把憲法中關於土地不得買賣和租賃的條款作了巧妙的修訂,重申土地所有權不得買賣和租賃,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轉讓。這樣就形成了一套政府可以把土地向市場、外商、個人和公司轉讓的體制。這對我國後來的城市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了今天大家討論的土地財政,土地可以融資了,把未來收益的權利拿出來就可以找到現金,用來搞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一個進步。

  但這個進步跟原來的體制之間就構成一種衝突,因為它從農民那兒拿地不是買賣關係,而是強征關係。和農民的關係緊張是從這個背景下開始的。還有一個因素,開始誰也不懂土地能賣出這麼高的價錢,這是城市化的魅力,當然也跟我們的貨幣環境有關係,大量的流資最後總要落地,一落地就是天價。最後很多地方政府就多從農民那裡拿地,然後高價賣,中間的差價用於土地財政,用於發展城市基礎設施。這個功能也不能一概否認,若沒有的話就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城市發展。但這個體制下有些問題現在看後遺症越來越大—

  一是和農民的關係。農民也會學習,你賣地賺錢,我能不能賣?他們也慢慢“醒”過來了。沒“醒”的時候,他們是拿這塊地在他自己手裡時的收益跟徵地給他的收益作比較,合算就行。他原本種一畝地一年也就幾百塊錢淨收入,你給他的貼現率只要高於這幾百塊錢,他就挺高興。但等到你賣高價後,參照系變了,他不再跟土地在他手裡種苞米的收益比,而是跟你賣出去的收益相比,他們會想,如果由我來賣呢?我在蘇州調查,那裡建工業園區,台商都想要地建廠,但劃定的開發區供應不上,廠商就跑到周圍農村問農民能不能給土地蓋廠房。有個村的村支書說得很精彩,他說:地就在我們腳下,錢就在我們門口,我怎麼就換不來錢?小產權就是這麼產生的,其實都是對城市化土地增值過程的一個反應。土地世世代代是農民的,他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分享一塊,能不能參與進來?這個問題就提出來了。

  城市方面肯定不幹:那還得了,農民要是敲竹杠、抬價,國家建設怎麼辦?他們有他們的道理。但他們不知道,如果制度妥當以後,農民數量多,他們競爭賣的話價格就不會高,鼓勵他們互相競爭賣,就跟賣白菜、蘿蔔、糧食的邏輯是一樣的。但沒試之前誰也不知道,所以一征再征,最後的結果是徵地成本越來越高。這是新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