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曙光“花2300萬評院士”的背後呢?

http://www.CRNTT.com   2013-09-12 15:46:42  


被稱為劉志軍“左膀右臂”的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
張曙光被控受賄4755萬餘元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審。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訊/日前,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被控受賄4755萬餘元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審。張曙光當庭認罪,並稱其受賄款是用來滿足情人的需要,部分受賄款用來參評院士使用。為了實現“院士夢”,他先後受賄2300萬元用於院士參評。提到自己的索賄行為,他還當庭自稱人品太差,做出這樣的事情很惡心。

“花2300萬評院士”的背後呢?

  2013年09月12日07:38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作者:蔣璟璟 

  10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被控受賄4755萬餘元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審。張曙光當庭認罪,並稱其受賄款是用來滿足情人的需要,部分受賄款用來參評院士使用。為了實現“院士夢”,他先後受賄2300萬元用於院士參評。提到自己的索賄行為,他還當庭自稱人品太差,做出這樣的事情很惡心。(9月11日《北京晨報》)

  張曙光受賄案開審,再次展現了貪官淪陷的慣常路數。但,所謂“受賄為評院士”一說,瞬間讓一連串老套的劇情,變得不一樣起來。在此官場與學界可隨意切換的年代裡,公眾早就擔憂,前者的不良風氣會浸染進後者的肌體,透過張曙光的供述,這種猜測似乎成了實在的事實。

  囿於張曙光的只言片語,我們無從窺見“用錢買院士”的完整鏈條。而這,也恰是各方最應追問的地方!手握巨資、一心當學霸的張曙光,到底是如何“爭取選票”的呢?於此雖然真相未明,卻無礙公眾推想:花錢評院士,可行的路徑無非有二。或是堂而皇之的賄選,以收買評委來謀求支持;或是“購買”學術成果,借此積累自己的參評資本……

  無論張曙光當時採取了何種方式,“07年因7票落選”、“09年以一票之差落選”的結果,足可見他不惜血本的“暗地經營”收效明顯。而由此也可印證,看似專業透明的院士評選過程,絕非想象中那般無堅不摧、不為所動。“花錢買院士”的荒誕故事,所揭示的乃是學界的全方位潰敗:底端學術人收錢辦事,甘當槍手為人生產學術商品;而頂端學者則深陷節操堪憂、底線失守的泥潭。

  一個獨立性孱弱、高度仰賴公權力分配資源的學術共同體,注定會樂於與位高權重者維繫良好關係。現實局面內,學界與官場彼此互通,具備相當程度的一體性。有鑒於此,張曙光花錢參選院士,絕不能理解成,一個出格、孤立的賄選事件。而應視作官員與學界互利共榮秩序中的一例而已。從這一例,必須深挖下去,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